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处州洞溪
作者: 方干 〔唐代〕
气象四时清,无人画得成。
众山寒叠翠,两派绿分声。
坐月何曾夜,听松不似晴。
混元融结后,便有此溪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洞溪的清幽景象,四季的气候都显得格外清新,没有人能将其绘制出来。群山叠翠,寒意逼人,两岸的绿树间传来声响。坐在月光下,夜晚的宁静让我听到松树的声音,却又不像晴天那样清晰。溪水的名字是在天地混沌、融汇之后才有的。
注释:
- 气象四时清:四季的气候都很清新。
- 无人画得成:没有人能把这里的美景画出来。
- 众山寒叠翠:众多的山峰重叠,呈现出寒冷的翠绿。
- 两派绿分声:两岸的绿色分开,传来声响。
- 坐月何曾夜:坐在月光下,何曾经历过这样的夜晚。
- 听松不似晴:听到松树的声音,却不像晴天那样明朗。
- 混元融结后:在天地未分时,万物融汇之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干(约 842-908),字君复,号舸渚,唐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文人雅士频繁出游,探索自然。方干在洞溪写下这首诗,旨在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风格,展现了处州洞溪的自然美。诗中描绘出四季的清新气候,暗示自然之美的无与伦比,甚至无人能够将其完美描绘。方干通过对“众山寒叠翠”和“两派绿分声”的描写,传达出山水相映、声色俱佳的意境。接着,他以“坐月何曾夜,听松不似晴”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宁静的思索以及对大自然的沉醉。最后一句“混元融结后,便有此溪名”,则把整个景象的渊源与自然的神秘感结合了起来,展现出天地之间的和谐与一体。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气象四时清:开篇即点明了诗的主题,描绘出环境的清新。
- 无人画得成:强调了诗中景色的独特与美丽,画家难以捕捉。
- 众山寒叠翠:描绘山的层叠与寒意,给人以清冷的感觉。
- 两派绿分声:通过声响的描绘,增强了景色的生动感。
- 坐月何曾夜:引入时间元素,增添了诗的意境。
- 听松不似晴: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松声的独特。
- 混元融结后:将自然的起源与溪流的名字结合,提升了整体的哲理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无法再现的美进行对比。
- 拟人:松树的声音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众山寒叠翠,两派绿分声”,增强了朗朗上口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象征纯净与自然。
- 寒:带有一种清凉的感觉,象征孤独与宁静。
- 绿:象征生机与希望。
- 声: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众山寒叠翠”表达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温暖的阳光
- B. 寒冷的山峦
- C. 明亮的星空
-
“坐月何曾夜”中“坐月”是什么意思?
- A. 坐在月光下
- B. 坐在月亮上
- C. 月亮坐着
-
诗的最后一句“混元融结后”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自然的混沌状态
- B. 事物的分化
- C. 人工的创造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方干《处州洞溪》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方干更注重声景的描写,而王维则通过色彩与光影来表现意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