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州与温商夜别》

时间: 2025-01-04 07:04:14

凤皇城里花时别,玄武江边月下逢。

客舍莫辞先买酒,相门曾忝共登龙。

迎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午夜钟。

明日又行西蜀路,不堪天际远山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皇城里花时别,
玄武江边月下逢。
客舍莫辞先买酒,
相门曾忝共登龙。
迎风骚屑千家竹,
隔水悠扬午夜钟。
明日又行西蜀路,
不堪天际远山重。

白话文翻译:

在凤皇城中与花相别,
在玄武江边月下相逢。
在客舍不要推辞,先买酒,
曾与相门的朋友共登龙门。
迎着风,竹林中千家万户的骚动,
隔着水,午夜的钟声悠扬传来。
明天又要踏上西蜀的路,
不堪忍受天边远山的重重叠叠。

注释:

  • 凤皇城:此处指代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象征着美丽与繁华。
  • 玄武江:一条江河,通常代表自然景观,象征着离别的情感。
  • 客舍:旅馆,表示诗人身处他乡。
  • 相门:友人的家,表明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 登龙:比喻进入高位或者成就,指代与友人共同经历的美好时光。
  • 骚屑:形容竹林中风吹动的声音,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午夜钟:夜深时分的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思念。
  • 西蜀路:指向西部的旅程,表现出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活跃于盛唐时期,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和好友温商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即将踏上旅程的忧虑和不舍。

诗歌鉴赏:

《梓州与温商夜别》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诗人在与友人分别之际,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未来旅途的感伤。诗的开头“凤皇城里花时别”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的场景,花开正盛,象征着青春与美好的时光,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刻,离别却悄然而至。接下来的“玄武江边月下逢”,则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宁静夜晚,月光下的相逢更加衬托出离别的苦涩。

“客舍莫辞先买酒”,诗人建议在离别前先买酒,表达出他希望借酒消愁的心情,体现了古代士人对饮酒的依赖与情感寄托。而“相门曾忝共登龙”则回忆起与友人共同经历的美好回忆,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浓烈。

在后面的描写中,“迎风骚屑千家竹,隔水悠扬午夜钟”,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然而在这样的美景中,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舍却愈发显现。不久后,诗人又要踏上前往西蜀的路,“不堪天际远山重”则是他对未来旅途的沉重感慨,表现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故土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对比,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旅途的期待与不安,深刻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凤皇城里花时别:在繁华的凤皇城中,正是花开的季节,却要离别。
  2. 玄武江边月下逢:在宁静的玄武江边,与友人相聚于月光之下。
  3. 客舍莫辞先买酒:在客舍中,不要推辞,先去买酒来送别。
  4. 相门曾忝共登龙:曾与友人一起共享荣光,象征着共同的成就与美好时光。
  5. 迎风骚屑千家竹:微风中,竹林摇曳,千家万户的生活气息在此刻显得生动。
  6. 隔水悠扬午夜钟:隔着水面,午夜的钟声悠扬传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思念。
  7. 明日又行西蜀路:明天又要踏上前往西蜀的旅途。
  8. 不堪天际远山重:不禁感到天边远山的重重叠叠,象征着离别的沉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花时别”和“月下逢”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共登龙”,比喻成就与理想。
  • 意象:月、酒、竹、钟等意象,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与离别的惆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在美好时光中离别的无奈与痛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皇城:象征美好与繁华。
  • :代表宁静与思念。
  • :寄托情感与消愁。
  • :象征生机与自然。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绵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凤皇城”代表什么? A. 友谊
    B. 美好与繁华
    C. 离别
    D. 旅途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隔水悠扬午夜钟”,这句诗表现了____(时间的流逝/欢乐的时光)。

  3. 判断题:诗中的“相门曾忝共登龙”是指诗人与友人共同取得的成就。
    (对/错)

答案:

  1. B
  2. 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加豪放与壮阔,体现了李白的豪情与奔放;而陈羽的《梓州与温商夜别》则更显细腻与沉重,反映了对友情的深切珍视与对离别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