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襄阳城郭春风起,
汉水东流去不还。
孟子死来江树老,
烟霞犹在鹿门山。
白话文翻译:
襄阳的城墙和郊外春风送暖,
汉水向东流去,再也不回头。
自从孟子去世后,江边的树木也渐渐衰老,
但烟雾和霞光依然在鹿门山上飘荡。
注释:
字词注释:
- 襄阳:古地名,今湖北襄阳,是历史上著名的城市。
- 郭:指城墙、城外。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汉水:长江的支流,流经襄阳。
- 孟子:指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 鹿门山:位于襄阳附近的山,常与隐逸、自然相联系。
- 烟霞:指云雾和晚霞,营造出一种美好的自然景象。
典故解析:
- 孟子:孟子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的儒家文化,其死后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
- 鹿门山:历史上与许多文人雅士有关,尤其是隐居避世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羽,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陈羽游历襄阳时,怀古之情交织,感慨时光流逝与历史变迁,表达对孟子及其思想的追思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歌鉴赏:
《襄阳过孟浩然旧居》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自然美的诗。开篇“襄阳城郭春风起”,以春风为引子,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更新。而“汉水东流去不还”,则通过汉水的单向流动,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暗示人事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接下来提到孟子,表明诗人对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怀念,“江树老”一语,既描绘了自然的衰老,也映射出人类智慧的流逝。最后一句“烟霞犹在鹿门山”,则给人以希望,尽管人事已非,但自然的美丽依然存在,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欣慰。
整首诗通过对襄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形成了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美妙画面,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襄阳城郭春风起:描写襄阳的春天,春风拂面,生机勃勃,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 汉水东流去不还:汉水向东流去,寓意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不可逆转。
- 孟子死来江树老:自孟子去世以来,江边的树木也逐渐衰老,暗含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 烟霞犹在鹿门山:虽然人已去,然而美丽的自然依然存在,给人以希望与安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汉水,体现了流逝之感。
- 拟人:江树的衰老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句的对称和韵律感,表现了唐诗特有的艺术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感慨时间的流逝,也表现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珍惜,体现了对生命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襄阳:象征着历史文化的积淀。
- 春风:代表生命的希望和温暖。
- 汉水:象征时间的流逝。
- 江树:自然的衰退与历史的变迁。
- 烟霞:自然的美丽和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汉水”是指哪个地方的水?
- A. 长江
- B. 黄河
- C. 漓江
- D. 淮河
-
诗人对孟子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怀念
- C. 忘记
- D. 争论
答案:
- A. 长江
- B.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将陈羽的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历史感,但陈羽更侧重于个人的历史感慨,而王维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的沉醉与隐逸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