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嵩山归路绕天坛,
雪影松声满谷寒。
君见九龙潭上月,
莫辞清夜访袁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归途的情景,嵩山的路绕过天坛,雪花映照着松树的影子,山谷中充满了寒意。你在九龙潭上看见的明月,何不在这清冷的夜晚来访袁安呢?
注释
- 嵩山:指嵩山,位于河南省,是中国五岳之一。
- 天坛:天坛是明清时期祭天的地方,象征着天与地的结合。
- 雪影:雪的影子,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松声:松树的声音,可能指风吹松树的声音,清脆而空灵。
- 九龙潭:传说中有九条龙的潭水,象征着神秘和美丽。
- 袁安:历史上著名的清白官员,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羽,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风格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主,擅长描绘山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友人即将前往嵩山游玩的时刻,诗人以自然景色寄情,希望朋友在游览中能够感受到清幽的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歌鉴赏
《送友人游嵩山》是一首描绘山水与友情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以“嵩山归路绕天坛”引入,展现了山水的雄伟与壮丽,同时也暗示着归途的曲折,令人心生向往。接着,“雪影松声满谷寒”描绘了清冷的冬日景象,雪花的影子在松树上摇曳,松树在寒风中发出清脆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空灵的氛围。
最后两句则通过“九龙潭”引入月色的意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共鸣。“莫辞清夜访袁安”暗示着诗人希望朋友在清冷的夜晚,不要拒绝探访袁安,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在描写自然景色上充满了诗意,也在情感表达上显得真挚动人,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佳作之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嵩山归路绕天坛”:描绘了归途的情景,嵩山的道路蜿蜒曲折,绕过天坛,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美丽。
- “雪影松声满谷寒”:通过雪的影子和松树的声音,展示了冬日的寒冷与静谧,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君见九龙潭上月”:提到九龙潭与月亮,增强了自然景色的神秘感和美感,也隐含着对友人游览的期待。
- “莫辞清夜访袁安”:劝说友人不要拒绝在这个清冷的夜晚去拜访袁安,表达了对友谊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雪影松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九龙潭、月亮等意象富有文化内涵,象征着美丽和高洁。
- 拟人:松声如同在诉说寒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是对友情与自然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嵩山:象征着高大壮丽的自然景观。
- 雪影:代表了纯洁、清冷的特质。
- 松声:象征着坚韧和清高的品格。
- 九龙潭:寓意神秘与美好。
- 袁安:代表高洁的品德与忠诚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嵩山归路绕哪个著名地点?
- A. 天坛
- B. 颐和园
- C. 故宫
- D. 泰山
-
在诗中,诗人希望朋友在清夜拜访谁?
- A. 李白
- B. 袁安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雪影松声满谷寒”中的“松声”指的是什么?
- A. 雪的声音
- B. 松树在风中的声音
- C. 山谷的回声
- D. 人的声音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本诗在表达友情与自然的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强调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离别的伤感,而陈羽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邀请。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