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城下闻夷歌
作者: 陈羽 〔宋代〕
犍为城下䍧牱路,
空冢滩西贾客舟。
此夜可怜江上月,
夷歌铜鼓不胜愁。
白话文翻译:
在犍为城下的夹道上,
空荡荡的冢滩上停着贾客的船只。
今晚的江上明月真叫人怜惜,
听着夷族的歌声和铜鼓声,心中感到无尽的愁苦。
注释:
- 犍为:地名,今四川省犍为县。
- 䍧牱路:夹道,意思是城下狭窄的街道。
- 空冢滩:空荡的冢滩,指的是没有人的滩涂。
- 贾客舟:做生意的客人所乘的船。
- 夷歌:夷族的歌声,通常指少数民族的歌曲。
- 铜鼓:乐器,常用于夷族或少数民族的庆典和仪式。
典故解析:
该诗虽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提到的夷族歌声和铜鼓,承载了古代少数民族文化的背景,反映出南方地区多元的文化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羽,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社会风俗为题材,常有感伤情怀。
创作背景:
诗作背景可能与陈羽的游历有关,反映了他在旅途中对沿途风景和人文的观察。同时,诗中提到的月亮和夷歌,暗示了对异域文化的感受和思考。
诗歌鉴赏:
《城下闻夷歌》通过描绘犍为城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态的感慨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空旷的夜晚,夹道上的贾客船只静静停靠,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这种寂寥的氛围引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后两句则转向对月亮的描写,月亮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激发了诗人对过往的思索和对人生的感慨。
“夷歌铜鼓”是诗中情感的核心,夷歌不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感伤与无奈。通过对夷歌的描写,诗人触及了与他相对立的文化与情感,显得更加深沉。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使得诗中的愁苦不仅是个人的情感,更是对社会和历史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犍为城下䍧牱路:描绘了一个特定的地点和环境,暗示了诗人的游历经历。
- 空冢滩西贾客舟:通过空旷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孤独感,暗示着人们的离去和繁华的消逝。
- 此夜可怜江上月:月亮的描写充满了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怜惜和思考。
- 夷歌铜鼓不胜愁:夷族的音乐与诗人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悲伤。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前后两句相对,形成鲜明的对比。
- 意象:月亮、夷歌、铜鼓等意象,充满了文化内涵和情感象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反映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上月: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情感寄托。
- 夷歌:代表少数民族文化,体现多元性。
- 铜鼓:作为乐器,象征着历史和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犍为城下”的“犍为”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西
- B. 四川
- C. 浙江
- D. 湖南
-
诗中提到的“夷歌”代表哪个民族的音乐?
- A. 汉族
- B. 夷族
- C. 满族
- D. 蒙古族
-
“此夜可怜江上月”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快
- B. 愁苦
- C. 激昂
- D. 平静
答案:
- B. 四川
- B. 夷族
- B. 愁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更多的是表达对饮酒的欢愉与孤独的结合,而陈羽的《城下闻夷歌》则是对人情冷暖的深刻反思,表现出更加沉重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 《唐宋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