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正月大风寒米价腾踊菜色之民皇皇于道感》

时间: 2025-01-01 13:55:16

昏昏日影有还无,谩诞春风势力粗。

品物固知春用意,细民其奈米如珠。

未相秦越尝忧国,不再皋夔愧服儒。

骨髓有奇深自负,缄封无路荐区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己酉正月大风寒米价腾踊菜色之民皇皇于道感

白话文翻译:

在昏暗的日影中,似有似无;春风的劲头似乎很粗暴。人们知道春天的意图,但细民却无奈米价像珠子一样飞涨。未曾像秦越那样忧国忧民,也不再像皋夔那样为儒家的教义感到羞愧。骨髓里有奇才深自得意,却无路可荐,只能默默无闻。

注释:

  • 昏昏:迷蒙的样子,形容光线暗淡。
  • 谩诞:空泛的,泛泛而谈的意思。
  • 品物:指物品,尤其是农作物。
  • 细民:百姓,普通人。
  • 米如珠:比喻米价高昂,米的价格像珠子一样昂贵。
  • 秦越皋夔:秦越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两国,常用来比喻忧国忧民的情怀;皋夔是一位隐士,常用以表明对儒家教义的坚持与尊重。
  • 骨髓有奇:比喻才华横溢,才智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字子华,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曾任职于政府,因其清正廉洁而受到人们的尊敬。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民生疾苦为题材,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己酉年正月,正值寒风凛冽之时,诗人感受到物价飞涨,民生困苦的现状。他以春风与米价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诗歌鉴赏:

郑刚中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困境,特别是物价飞涨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诗的开头用“昏昏日影”描绘了一个朦胧的春日,暗示着春天的来临,但紧接着“谩诞春风势力粗”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反差,春风的温暖似乎被物价的高涨所掩盖,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米如珠”的比喻鲜明地揭示了民众的苦恼,生活的重担如同沉重的珠子,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诗人以“未相秦越”表达了对古人忧国情怀的向往,指责当代人对于国家的冷漠,令人感到一种深沉的失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传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民生困苦的深切关注,体现了郑刚中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底层民众的同情。诗人在感慨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无奈和期盼,展现了一个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昏昏日影有还无:描绘了一个昏暗的春日,光影模糊,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但心中忧虑的复杂感受。
  2. 谩诞春风势力粗:春风的力量虽然强烈,但似乎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温暖,反而让人感受到一种寒意。
  3. 品物固知春用意:人们知道春天的来临意味着丰收的希望,但生活的现实却让人无奈。
  4. 细民其奈米如珠:普通百姓却因为米价高涨而感到窘迫,米价的上涨如同珍贵的珠子,让人无从承受。
  5. 未相秦越尝忧国:提到历史上的秦越,以对比手法表现当代人对国家的冷漠。
  6. 不再皋夔愧服儒:不再像皋夔那样恪守儒家教义,反映了对当代士人的失望。
  7. 骨髓有奇深自负:自认为才华出众,但却无法施展。
  8. 缄封无路荐区区:才华无处施展,感到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米如珠”,形象地展示了米价的昂贵。
  • 对比:通过春风与米价的对比,突出民生困苦。
  • 排比: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主要围绕物价飞涨与社会困境展开,表达了对民生的关切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敏感和对底层民众的同情。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但在诗中却表现得粗暴且无情。
  • :代表着民生的重要物资,其价格的上涨象征着百姓的困境。
  • :象征着珍贵和昂贵,暗示生活的重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郑刚中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米如珠”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米的美味
    • B) 米价高昂
    • C) 米的产量
  3. 诗中的“秦越”与“皋夔”分别代表了什么?

    • A) 忧国忧民与儒家教义
    • B) 两个地名
    • C) 两位诗人

答案:

  1. B) 宋代
  2. B) 米价高昂
  3. A) 忧国忧民与儒家教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卖炭翁》

诗词对比:

郑刚中的《己酉正月大风寒米价腾踊菜色之民皇皇于道感》与杜甫的《春望》有着相似的主题,均关注民生疾苦和社会现状。杜甫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反映了战乱对百姓的影响,而郑刚中则通过物价飞涨展现了和平时期的民生困境。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底层民众的同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