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中秋独坐)》

时间: 2025-01-06 12:37:12

暮云四卷,淡星河、天影茫茫垂碧。

皓月浮空,人尽道,端的清圆如璧。

丹桂扶疏,银蟾依约,千古佳今夕。

寒光委照,有人独坐秋色。

怅念老子平生,粗令婚嫁了,超然闲适。

误缚簪缨遭世故,空有当时胸臆。

苒苒流年,春鸿秋燕,来往终何益。

云山深处,这回真是休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暮云四卷,淡星河天影茫茫垂碧。皓月浮空,人尽道,端的清圆如璧。丹桂扶疏,银蟾依约,千古佳今夕。寒光委照,有人独坐秋色。怅念老子平生,粗令婚嫁了,超然闲适。误缚簪缨遭世故,空有当时胸臆。苒苒流年,春鸿秋燕,来往终何益。云山深处,这回真是休息。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云彩四散,淡淡的星河在天空中显得朦胧而碧绿。明亮的月亮悬挂在空中,人们都说它确实像一块清透圆润的玉璧。红色的桂树枝叶繁茂,银色的月亮隐约可见,这是一个千古难遇的美好夜晚。寒冷的月光洒下,有一个人独自坐在秋天的景色中。他感慨地回想起自己的一生,粗略地完成了婚姻和家庭的责任,现在过着超然而闲适的生活。不幸地被世俗事务所束缚,心中空有当年的抱负。时光荏苒,春去秋来,来来往往终究有何益处。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这次真的是彻底休息了。

注释

  • 暮云四卷:傍晚时分,云彩四散。
  • 淡星河天影茫茫垂碧:淡淡的星河在天空中显得朦胧而碧绿。
  • 皓月浮空:明亮的月亮悬挂在空中。
  • 端的清圆如璧:确实像一块清透圆润的玉璧。
  • 丹桂扶疏:红色的桂树枝叶繁茂。
  • 银蟾依约:银色的月亮隐约可见。
  • 寒光委照:寒冷的月光洒下。
  • 怅念老子平生:感慨地回想起自己的一生。
  • 粗令婚嫁了:粗略地完成了婚姻和家庭的责任。
  • 超然闲适:过着超然而闲适的生活。
  • 误缚簪缨遭世故:不幸地被世俗事务所束缚。
  • 空有当时胸臆:心中空有当年的抱负。
  • 苒苒流年:时光荏苒。
  • 春鸿秋燕:春去秋来。
  • 来往终何益:来来往往终究有何益处。
  • 云山深处: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
  • 这回真是休息:这次真的是彻底休息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1140年),字伯纪,号梁溪先生,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任宰相,主张抗金,是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李纲的诗词多表现其政治抱负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念奴娇(中秋独坐)》是在中秋之夜,李纲独自一人坐在秋色中,感慨自己的一生,表达了对超然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诗中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暮云、星河、皓月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的“皓月浮空,人尽道,端的清圆如璧”一句,既描绘了月亮的美丽,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清高和纯净。后文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超然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诗中的“误缚簪缨遭世故,空有当时胸臆”一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暮云四卷,淡星河天影茫茫垂碧:描绘傍晚时分,云彩四散,星河在天空中显得朦胧而碧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2. 皓月浮空,人尽道,端的清圆如璧:明亮的月亮悬挂在空中,人们都说它确实像一块清透圆润的玉璧,既描绘了月亮的美丽,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清高和纯净。
  3. 丹桂扶疏,银蟾依约,千古佳今夕:红色的桂树枝叶繁茂,银色的月亮隐约可见,这是一个千古难遇的美好夜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4. 寒光委照,有人独坐秋色:寒冷的月光洒下,有一个人独自坐在秋天的景色中,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对自由的渴望。
  5. 怅念老子平生,粗令婚嫁了,超然闲适:感慨地回想起自己的一生,粗略地完成了婚姻和家庭的责任,现在过着超然而闲适的生活,表达了对超然闲适生活的向往。
  6. 误缚簪缨遭世故,空有当时胸臆:不幸地被世俗事务所束缚,心中空有当年的抱负,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7. 苒苒流年,春鸿秋燕,来往终何益:时光荏苒,春去秋来,来来往往终究有何益处,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8. 云山深处,这回真是休息: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这次真的是彻底休息了,表达了对彻底休息和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皓月浮空,人尽道,端的清圆如璧”,将月亮比作清透圆润的玉璧,形象生动。
  • 拟人:如“丹桂扶疏,银蟾依约”,将桂树和月亮拟人化,赋予它们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暮云四卷,淡星河天影茫茫垂碧”,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超然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暮云:傍晚时分,云彩四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星河:淡淡的星河在天空中显得朦胧而碧绿,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
  • 皓月:明亮的月亮悬挂在空中,既描绘了月亮的美丽,也隐喻了作者内心的清高和纯净。
  • 丹桂:红色的桂树枝叶繁茂,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银蟾:银色的月亮隐约可见,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
  • 寒光:寒冷的月光洒下,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对自由的渴望。
  • 云山: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之中,表达了对彻底休息和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皓月浮空”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2. 诗中的“误缚簪缨遭世故”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厌倦

  3. 诗中的“云山深处,这回真是休息”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旅行 B. 休息 C. 工作 D. 学习

答案

  1. B. 月亮
  2. D. 厌倦
  3. B. 休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诗也是以中秋为背景,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对灯火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纲的《念奴娇(中秋独坐)》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以中秋为背景,但李纲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超然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而苏轼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纲的多首诗作,对李纲的生平和创作有详细的介绍。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苏轼和辛弃疾的多首词作,对宋代诗词有全面的介绍。

相关诗句

暮云四卷,淡星河、天影茫茫垂碧。下一句是什么

皓月浮空,人尽道,端的清圆如璧。上一句是什么

皓月浮空,人尽道,端的清圆如璧。下一句是什么

丹桂扶疏,银蟾依约,千古佳今夕。上一句是什么

丹桂扶疏,银蟾依约,千古佳今夕。下一句是什么

寒光委照,有人独坐秋色。上一句是什么

寒光委照,有人独坐秋色。下一句是什么

怅念老子平生,粗令婚嫁了,超然闲适。上一句是什么

怅念老子平生,粗令婚嫁了,超然闲适。下一句是什么

误缚簪缨遭世故,空有当时胸臆。上一句是什么

误缚簪缨遭世故,空有当时胸臆。下一句是什么

苒苒流年,春鸿秋燕,来往终何益。上一句是什么

苒苒流年,春鸿秋燕,来往终何益。下一句是什么

云山深处,这回真是休息。上一句是什么

暮云四卷,下一句是什么

淡星河、天影茫茫垂碧。上一句是什么

淡星河、天影茫茫垂碧。下一句是什么

皓月浮空,上一句是什么

皓月浮空,下一句是什么

人尽道,上一句是什么

人尽道,下一句是什么

端的清圆如璧。上一句是什么

端的清圆如璧。下一句是什么

丹桂扶疏,上一句是什么

丹桂扶疏,下一句是什么

银蟾依约,上一句是什么

银蟾依约,下一句是什么

千古佳今夕。上一句是什么

千古佳今夕。下一句是什么

寒光委照,上一句是什么

寒光委照,下一句是什么

有人独坐秋色。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