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二》
时间: 2025-01-08 23:04: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嫩黄万缕门前树。惯送离人去。便教相守老江潭。也复攀条惆怅说何堪。缁尘九陌长安道。尽诩春光好。板桥流水月如银。肯向东风闲斗舞腰新。
白话文翻译:
门前的树木嫩黄如丝,习惯了送别离去的人。即使让我们在老江潭边相守,依然会在树枝上攀爬想念,叹息着何以堪受。长安的尘世路上,尽管春光正好。板桥上流淌的水,月光如银,怎能在东风下悠闲地翩翩起舞呢?
注释:
- 嫩黄万缕:形容树木的嫩叶如万缕丝线般黄。
- 惯送离人去:习惯了为离去的人送行。
- 江潭:指江边的潭水,象征着思念与等待。
- 缁尘:黑色的尘土,象征世俗的繁杂。
- 长安道:指长安的道路,象征着繁华与喧嚣。
- 板桥流水月如银:描绘出美丽的自然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鹓雏,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露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擅长使用细腻的描绘手法。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充满离别与思念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 其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的情感体验。开篇以“嫩黄万缕门前树”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树木的新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然而,紧接着的“惯送离人去”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达了送别的习惯和不舍之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在美好景象背后隐含的悲伤。
在诗中,江潭的意象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情感寄托的地方,象征着思念与守望。“缁尘九陌长安道”则让人联想到世俗的繁杂与喧嚣,诗人似乎在对比自然的宁静与人世的纷扰,表达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板桥流水月如银”描绘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用“肯向东风闲斗舞腰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暗示了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片刻宁静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对人生的深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相伴的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嫩黄万缕门前树:描绘春天树木的色彩,暗示生机勃勃。
- 惯送离人去:表达一种常态的离别,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便教相守老江潭:即使相守也难免思念,显示出人情的复杂。
- 也复攀条惆怅说何堪:形象地表现了对离别的惆怅。
- 缁尘九陌长安道:长安作为繁华都市,与自然形成对比。
- 尽诩春光好:对春天的赞美中夹杂着无奈。
- 板桥流水月如银:描绘出宁静的夜晚,营造出一种美感。
- 肯向东风闲斗舞腰新:表现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嫩黄万缕”形容树的颜色,生动形象。
- 对仗:如“板桥流水月如银”与前面的句子形成对仗,增强音乐感。
- 拟人:将自然物拟人化,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嫩黄: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江潭:象征思念与守候。
- 长安道:象征繁华与世俗。
- 板桥流水:象征宁静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嫩黄万缕”是形容什么? A. 树木的颜色
B. 河水的颜色
C. 天空的颜色
答案:A -
“缁尘九陌长安道”中“缁尘”指的是什么? A. 黑色的尘土
B. 青色的泥土
C. 白色的沙子
答案:A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虞美人 其二》: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李清照更侧重内心的孤独,而姚鹓雏则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一种外在的美感与内心的忧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