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殁口号》

时间: 2025-01-01 12:02:18

喋血羊城几战争,朱郎旅骨倘心惊。

蚕丛蜀道兵戈满,谁念江南有恽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存殁口号 喋血羊城几战争,朱郎旅骨倘心惊。蚕丛蜀道兵戈满,谁念江南有恽生?

白话文翻译:

在羊城经历了多次血战,朱郎的遗骨是否感到心惊。蜀道上的蚕丛之地兵戈遍布,谁还会记得江南的恽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喋血:形容战斗激烈,流血很多。
  • 羊城:广州的别称。
  • 朱郎:指朱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 旅骨:指战死沙场的将士的遗骨。
  • 蚕丛:古代蜀地的别称,这里指四川地区。
  • 蜀道:古代连接四川与中原的道路,因其险峻而著名。
  • 恽生:指恽代英,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江南人。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涉及历史人物和地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柳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中国近代诗人、政治家。他是南社的重要成员,以诗词抒发爱国情怀和革命理想。该诗创作于近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革命者的牺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中国近代革命斗争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革命战友的怀念和对战争残酷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羊城的血战和蜀道的兵戈,表达了对革命战友的深切怀念和对战争残酷的感慨。诗中“喋血羊城几战争”一句,既展现了战斗的激烈,也暗示了革命者的牺牲。而“朱郎旅骨倘心惊”则进一步以朱德的遗骨为象征,表达了对逝去战友的哀思。最后两句“蚕丛蜀道兵戈满,谁念江南有恽生?”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普遍性和对个别英雄的遗忘,增强了诗歌的悲壮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喋血羊城几战争”:描绘了羊城(广州)的多次血战,展现了战斗的激烈和革命者的牺牲。
  • 第二句“朱郎旅骨倘心惊”:以朱德的遗骨为象征,表达了对逝去战友的哀思。
  • 第三句“蚕丛蜀道兵戈满”:通过蜀道的兵戈,展现了战争的普遍性和残酷性。
  • 第四句“谁念江南有恽生?”:通过对比,突出了对个别英雄的遗忘,增强了诗歌的悲壮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喋血”比喻战斗的激烈。
  • 象征:“朱郎旅骨”象征逝去的战友。
  • 对比:通过羊城和蜀道的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普遍性和对个别英雄的遗忘。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革命战友的怀念和对战争残酷的感慨,通过描绘战斗的激烈和战争的普遍性,表达了对逝去战友的哀思和对战争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喋血:战斗的激烈。
  • 羊城:广州,战斗的地点。
  • 朱郎旅骨:逝去的战友。
  • 蚕丛蜀道:战争的普遍性。
  • 恽生:被遗忘的英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羊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成都

  2. “朱郎旅骨”指的是谁的遗骨? A. 朱德 B. 恽代英 C. 柳亚子 D. 毛泽东

  3. 诗中提到的“恽生”是指谁? A. 恽代英 B. 恽逸群 C. 恽寿平 D. 恽敬

答案: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亚子的其他革命题材诗作。
  • 其他南社诗人的作品,如陈去病的诗作。

诗词对比:

  • 与柳亚子的其他革命题材诗作对比,分析其风格和主题的异同。
  • 与其他南社诗人的作品对比,展示南社诗人的共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柳亚子诗选》
  • 《南社诗选》
  • 《中国近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