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同邑陈巢南、吴》

时间: 2025-01-17 09:31:58

寂寞湖山歌舞尽,无端豪俊又重来。

天边鸿雁联群至,篱角芙蓉晚艳开。

莫笑过江典午鲫,岂无横槊建安才!

登高能赋寻常事,要挽银河注酒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寂寞湖山歌舞尽,无端豪俊又重来。 天边鸿雁联群至,篱角芙蓉晚艳开。 莫笑过江典午鲫,岂无横槊建安才! 登高能赋寻常事,要挽银河注酒杯。

白话文翻译: 湖山之间,往日的歌舞已经消逝,不知为何,英豪之士又重新聚集。 天边的鸿雁成群结队地飞来,篱笆旁的芙蓉花在傍晚时分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不要嘲笑那些过江的鲫鱼,难道就没有像建安时期那样横槊赋诗的才华吗? 登高赋诗是平常之事,我们要像挽起银河一样,将美酒注入酒杯中。

注释:

  • 寂寞:形容湖山之间往日的繁华已逝。
  • 无端:不知为何,无缘无故。
  • 豪俊:英豪之士。
  • 鸿雁:比喻远道而来的朋友或志同道合的人。
  • 芙蓉:一种美丽的花,这里比喻美丽的景象。
  • 过江典午鲫:比喻平凡或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 横槊建安才:指建安时期的文学才华,如曹操、曹丕等人的文学成就。
  • 登高能赋:指登高时能够即兴赋诗。
  • 挽银河注酒杯:比喻豪迈的饮酒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柳亚子是近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当时国家正处于动荡时期,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英豪之士重新聚集的期待和对文学才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湖山寂寞、鸿雁联群、芙蓉晚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悲凉又充满希望的氛围。诗人用“鸿雁”和“芙蓉”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远道而来的朋友和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后两句诗中,诗人用“过江典午鲫”和“横槊建安才”进行对比,强调了即使在平凡中也能发现不凡的才华。最后,诗人以“登高能赋”和“挽银河注酒杯”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豪迈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首句“寂寞湖山歌舞尽”,通过“寂寞”和“歌舞尽”表达了往日繁华已逝的哀愁。
  • 第二句“无端豪俊又重来”,用“无端”和“重来”表达了英豪之士重新聚集的意外和期待。
  • 第三句“天边鸿雁联群至”,通过“鸿雁”的意象,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远道而来的喜悦。
  • 第四句“篱角芙蓉晚艳开”,用“芙蓉”的美丽形象,增添了诗中的美感。
  • 第五句“莫笑过江典午鲫”,通过“过江典午鲫”的比喻,强调了平凡中的不凡。
  • 第六句“岂无横槊建安才”,用“横槊建安才”的典故,赞美了文学才华。
  • 第七句“登高能赋寻常事”,表达了登高赋诗的平常和自然。
  • 第八句“要挽银河注酒杯”,用“挽银河”的夸张手法,表达了豪迈的饮酒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鸿雁”比喻远道而来的朋友,“芙蓉”比喻美丽的景象。
  • 夸张:如“挽银河注酒杯”中的“挽银河”夸张地表达了豪迈的饮酒态度。
  • 对比:如“过江典午鲫”和“横槊建安才”的对比,强调了平凡与不凡的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英豪之士的期待和对文学才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豪迈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鸿雁:象征着远道而来的朋友和友情。
  • 芙蓉:象征着美丽的景象和美好的事物。
  • 银河:象征着浩瀚和豪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鸿雁”象征什么? A. 远道而来的朋友 B. 美丽的景象 C. 浩瀚的银河 D. 平凡的事物

  2. 诗中的“挽银河注酒杯”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对比 D. 拟人

  3. 诗中的“过江典午鲫”和“横槊建安才”进行了什么对比? A. 平凡与不凡 B. 美丽与丑陋 C. 豪迈与拘谨 D. 友情与孤独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曹操的《短歌行》:表达了对英豪之士的赞美和对文学才华的追求。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柳亚子的《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与曹操的《短歌行》:两者都表达了对英豪之士的赞美,但柳亚子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柳亚子诗选》:收录了柳亚子的多首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建安时期的文学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