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仇池诗中识焦坑,风味官焙可抗行。
钻馀权倖亦及我,十辈走前公试烹。
白话文翻译:
在仇池的诗中,我是从焦坑得知的,这里的茶风味独特,官焙的技艺令人称道。即使我身处权贵之中,也能享受这样的美好,前十辈的祖先都曾为此而努力。
注释:
- 仇池:指仇池山,位于今甘肃省,是产茶的名地。
- 焦坑:焦坑茶,指一种特定的茶叶,风味独特。
- 官焙:指官方制作的茶,通常品质较高。
- 钻馀权倖:指在权势中获取的利益。
- 十辈:十代先人,表示世代相传的努力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宋代著名诗人,字子尧,号雪窗,生于北宋,后期活跃于南宋,以其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孝祥与周德友的友谊交流之际,反映了诗人在饮茶文化中的独特见解和对茶的热爱,表达了对茶叶品质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张孝祥的《以茶芽焦坑送周德友德友来索赐茶仆无之也 其二》通过对焦坑茶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茶的热爱。诗中不仅体现了茶叶的风味,更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诗的开头提到“仇池诗中识焦坑”,表明作者对茶文化的深入理解,仇池的茶被誉为风味独特,令人陶醉。接着,诗中提到“官焙可抗行”,不仅是在赞美茶的品质,更是在强调茶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
在“钻馀权倖亦及我”一句中,张孝祥将个人的饮茶体验与历史相结合,表达了身处权贵之中依然保持对茶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最后一句“十辈走前公试烹”则是对过去的回顾,暗示着饮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整首诗既传达了对茶的热爱,也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情感,表现了生活的雅趣与品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仇池诗中识焦坑:通过仇池的诗篇了解焦坑的茶文化,强调茶叶的名声。
- 风味官焙可抗行:赞美焦坑茶的独特风味,官焙技艺的出色。
- 钻馀权倖亦及我:即使在权势的阴影下,依然能享受茶的美好。
- 十辈走前公试烹:追溯祖先的努力与茶文化的传承。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工整、优美。
- 比喻:将茶的风味比作人际关系的美好,展示生活的深刻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茶文化表达友谊与人生哲理,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焦坑:象征着独特的茶文化和历史。
- 官焙:代表着高品质的茶叶制作工艺。
- 权倖:象征着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焦坑”在诗中指的是?
- A. 一种茶
- B. 一种地理位置
- C. 一种诗句
- D. 一种植物
-
诗中提到的“官焙”是指?
- A. 官员
- B. 茶叶的制作方法
- C. 一种文人
- D. 一种艺术形式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饮中八首》
诗词对比:
- 比较张孝祥的诗与李白的饮酒诗,二者都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张孝祥的诗更侧重于茶文化的内涵,而李白则在酒中寻求自由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茶文化史》
- 《张孝祥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