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立寄三绝句云常诣夏颐吉卜云宜见君子子》

时间: 2025-01-04 09:33:09

久依凤翼与龙鳞,万里青云可致身。

圣主求贤如不及,夜光岂复怒无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依凤翼与龙鳞,万里青云可致身。圣主求贤如不及,夜光岂复怒无因。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依附于凤凰的羽翼和龙的鳞片,意味着有朝一日能够平步青云,达到高位。圣明的君主急于寻求贤才,就像生怕错过一样,那么珍贵的夜光珠又怎会无缘无故地发怒呢?

注释:

  1. 凤翼与龙鳞:比喻高贵的身份或地位。
  2. 万里青云:比喻远大的前程或高位。
  3. 圣主求贤如不及:形容君主急于寻求贤能之士,唯恐错过。
  4. 夜光:指夜光珠,比喻珍贵的人才。
  5. 怒无因:无缘无故地发怒,这里指夜光珠不会因为不被重视而感到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1059-1119),字方叔,号太白山人,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李廌对友人王子立的寄语,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和对君主求贤若渴的赞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廌对友人王子立的寄语,可能是在王子立即将赴任或有所作为之际,李廌以此诗鼓励和祝愿友人能够得到君主的赏识,实现个人的抱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和对君主求贤若渴的赞赏。首句“久依凤翼与龙鳞”,以凤凰和龙的象征意义,预示友人将有高贵的身份和地位。次句“万里青云可致身”,进一步以青云直上的意象,鼓励友人追求远大的前程。后两句“圣主求贤如不及,夜光岂复怒无因”,则通过对君主求贤的描述,暗示友人将会得到重用,而珍贵的人才不会被埋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诗词解析:

  1. 首句“久依凤翼与龙鳞”:通过凤凰和龙的象征,表达了友人将有高贵的身份和地位。
  2. 次句“万里青云可致身”:以青云直上的意象,鼓励友人追求远大的前程。
  3. 第三句“圣主求贤如不及”:形容君主急于寻求贤能之士,唯恐错过。
  4. 末句“夜光岂复怒无因”:通过夜光珠的比喻,暗示珍贵的人才不会被埋没。

修辞手法:

  1. 比喻:使用“凤翼与龙鳞”、“万里青云”和“夜光”等比喻,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2. 象征:通过凤凰、龙和夜光珠的象征意义,传达了高贵、远大和珍贵的意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和对君主求贤若渴的赞赏。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能够得到君主赏识,实现个人抱负的期待。

意象分析:

  1. 凤翼与龙鳞:象征高贵和地位。
  2. 万里青云:象征远大的前程。
  3. 夜光:象征珍贵的人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凤翼与龙鳞”比喻什么? A. 高贵身份 B. 远大前程 C. 珍贵人才 D. 君主求贤 答案:A

  2. “万里青云可致身”中的“青云”象征什么? A. 高贵身份 B. 远大前程 C. 珍贵人才 D. 君主求贤 答案:B

  3. “圣主求贤如不及”表达了什么? A. 君主对贤才的渴望 B. 友人的高贵身份 C. 友人的远大前程 D. 珍贵人才的不满 答案:A

  4. “夜光岂复怒无因”中的“夜光”比喻什么? A. 高贵身份 B. 远大前程 C. 珍贵人才 D. 君主求贤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2.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抒发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对比:

  1.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与李廌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2.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李廌的这首诗都涉及对友人的情感,但苏轼的诗更多地抒发了对过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2.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