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分宁罗簿赠行二首 其一》
时间: 2024-12-29 20:42: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分宁罗簿赠行二首 其一 王炎 〔宋代〕
刚肠厌徇俗,老眼饱阅世。 读书学经纶,亦颇识一二。 妄意糟粕中,啜哜得馨旨。 终然不可用,落落多左计。 慨念古人远,莫救吾道弊。 脩溪有短簿,今代习凿齿。 贻我琼瑶章,有美而无刺。 内视才具短,不能尺有咫。 赠言虽甚宠,借玉恐未是。 公等必飞扬,我老惟退避。
白话文翻译:
我这刚直的心肠厌倦了随波逐流,年老的眼睛看尽了世间百态。 读书学习治国理政,也略知一二。 在糟粕中妄自揣摩,品味到了其中的精华。 最终发现这些知识无法应用,常常计划失误。 感慨古人的遥远,无法挽救我们道路的弊端。 修溪有位短簿,如今代代相传。 他赠给我珍贵的诗篇,充满了美好而无刺。 我自知才能有限,无法达到一尺的高度。 虽然你的赠言非常荣幸,但恐怕借玉之说并不恰当。 你们必定会飞黄腾达,而我只能退避三舍。
注释:
- 刚肠:刚直的心肠。
- 徇俗:随波逐流。
- 饱阅世:看尽了世间百态。
- 经纶:治国理政的知识。
- 妄意:妄自揣摩。
- 糟粕:比喻无价值的东西。
- 啜哜:品味。
- 馨旨:精华。
- 落落:常常。
- 左计:计划失误。
- 脩溪:地名。
- 短簿:官职名。
- 习凿齿:代代相传。
- 琼瑶章:珍贵的诗篇。
- 内视:自知。
- 才具:才能。
- 尺有咫:比喻高度。
- 借玉:比喻借用他人的美誉。
- 飞扬:飞黄腾达。
- 退避:退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对友人赠诗的回应,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厌倦和对自身才能的谦逊,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王炎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自身才能的谦逊。诗中,“刚肠厌徇俗,老眼饱阅世”一句,既展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对世事的厌倦。“读书学经纶,亦颇识一二”,表明他虽有学识,但自知才能有限,“终然不可用,落落多左计”,流露出对自身才能的谦逊。最后,他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公等必飞扬,我老惟退避”,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反映了他对自身未来的悲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刚肠厌徇俗,老眼饱阅世。
- 表达了作者刚直不阿的性格和对世事的厌倦。
- 读书学经纶,亦颇识一二。
- 表明作者虽有学识,但自知才能有限。
- 妄意糟粕中,啜哜得馨旨。
- 比喻在无价值的东西中品味到了精华。
- 终然不可用,落落多左计。
- 流露出对自身才能的谦逊。
- 慨念古人远,莫救吾道弊。
- 感慨古人的遥远,无法挽救我们道路的弊端。
- 脩溪有短簿,今代习凿齿。
- 提到修溪有位短簿,如今代代相传。
- 贻我琼瑶章,有美而无刺。
- 友人赠给他珍贵的诗篇,充满了美好而无刺。
- 内视才具短,不能尺有咫。
- 自知才能有限,无法达到一尺的高度。
- 赠言虽甚宠,借玉恐未是。
- 虽然友人的赠言非常荣幸,但恐怕借玉之说并不恰当。
- 公等必飞扬,我老惟退避。
- 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反映了他对自身未来的悲观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妄意糟粕中,啜哜得馨旨”中的“糟粕”和“馨旨”,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和精华。
- 对仗:如“刚肠厌徇俗,老眼饱阅世”中的“刚肠”和“老眼”,“厌徇俗”和“饱阅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自身才能的谦逊,以及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刚肠:刚直的心肠。
- 老眼:年老的眼睛。
- 糟粕:无价值的东西。
- 馨旨:精华。
- 短簿:官职名。
- 琼瑶章:珍贵的诗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炎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事的厌倦 B. 对自身才能的谦逊 C. 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D. 以上都是
-
诗中的“糟粕”和“馨旨”分别比喻什么? A. 无价值的东西和精华 B. 珍贵的东西和糟粕 C. 精华和无价值的东西 D. 糟粕和珍贵的东西
-
诗中的“短簿”是什么意思? A. 官职名 B. 地名 C. 人名 D. 书名
答案:
- D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世事的感慨。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对比:
- 王炎的《次韵分宁罗簿赠行二首 其一》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但王炎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身才能的谦逊,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人传略》:介绍了王炎的生平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