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叶黄 写怀寄故人》

时间: 2025-01-19 13:43:37

纵目天下閒走遍。

数知音、有谁可算。

吟诗作画千千万。

论高人、何曾见。

独坐芸窗磨铁砚。

写不出、心香一瓣。

放情林下点行藏,多少事、成梦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豆叶黄 写怀寄故人
作者: 罗锦堂 〔近代〕

纵目天下闲走遍。
数知音有谁可算。
吟诗作画千千万。
论高人何曾见。
独坐芸窗磨铁砚。
写不出心香一瓣。
放情林下点行藏,
多少事成梦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生活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思。诗人漫游天下,想要找寻知音,但发现能算得上知音的人少之又少。尽管吟诗作画的人很多,但真正的高人却难以见到。诗人独自坐在窗前,努力在铁砚上书写,却无法表达内心的真情。最终,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感叹人生的许多事都如同梦幻般虚无。


注释

  • 纵目:远望、放眼。
  • 数知音:数一数能称为知音的人。
  • 吟诗作画:指创作诗歌和绘画的活动。
  • 高人:指有卓越才华的人。
  • 独坐芸窗:在窗前独自坐着。
  • 磨铁砚:用铁砚磨墨,象征写作。
  • 心香一瓣:内心的真实情感,像花瓣一样细腻。
  • 点行藏:在林间点滴行踪,隐居生活。
  • 梦幻:指虚幻的事物,人生如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锦堂,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常以细腻情感和敏感的观察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个孤独的时刻,诗人可能正经历内心的挣扎,渴望找到能够理解自己的人,同时也反思人生的虚幻与理想的不可及。


诗歌鉴赏

罗锦堂的《豆叶黄 写怀寄故人》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中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人生虚幻的思考。诗人用“纵目天下闲走遍”开篇,展现了自己广泛的视野与探索精神,但随即转入对知音的追寻,感到寂寞而无奈。接下来的“数知音有谁可算”更是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稀缺,诗人的孤独感在这里加深。

在“吟诗作画千千万”这句中,虽然有许多人在创作,但“论高人何曾见”则指出真正的高人却难以相识,流露出对才华与智慧的渴求。接下来的描写,诗人独坐窗前,磨墨写诗却无法表达心中那一瓣香,显示出内心情感的无奈与困惑。

最后两句“放情林下点行藏,多少事成梦幻”则是升华,诗人在自然中放松自我,感叹人生如梦,许多事情只是昙花一现。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之中,流露出对人生和知音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与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纵目天下闲走遍:表达了诗人广泛的视野和探索精神。
  • 数知音有谁可算:感叹能称得上知音的人少之又少。
  • 吟诗作画千千万:虽然创作的人很多,但并非都能成为知音。
  • 论高人何曾见:真正有才华的人难以遇见。
  • 独坐芸窗磨铁砚:独自一人在窗前,努力写作。
  • 写不出心香一瓣:内心的真实情感难以表达。
  • 放情林下点行藏:在自然中放松自我,隐居生活。
  • 多少事成梦幻:人生中的许多事都是虚幻的。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心香一瓣”比喻内心细腻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应关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对高人的追寻及对人生虚无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敏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天下:象征广阔的世界与人生的旅程。
  • 知音:象征深厚的友谊与理解。
  • 芸窗: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创作空间。
  • 铁砚:象征写作的工具与心灵的重担。
  • 林下:象征自然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知音的渴望?

    • A. 纵目天下
    • B. 独坐窗前
    • C. 放情林下
  2. 诗中提到的“心香一瓣”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理想
    • B. 诗人的内心情感
    • C. 诗人的创作灵感
  3. 诗的最后一句话传达了什么含义?

    • A. 人生的每个瞬间都真实
    • B. 人生中的许多事情都是虚幻的
    • C. 自然是最好的归宿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罗锦堂与李白的作品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情壮志,而罗锦堂则更多地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近现代诗人罗锦堂研究》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