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二十九》

时间: 2025-01-04 13:33:14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意思解释

论诗三十首·二十九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白话文翻译:

池塘边的春草已经凋谢,那是谢家春的景象;
万古千秋中,只有这五个字是新的。
传话给我,我闭门不出,书写那些正字,
可怜我这样的努力无济于事,徒然耗费精神。


注释:

  • 池塘春草:指春天池塘边的草,象征着春的生机。
  • 谢家春:指谢家的春天,可能暗指谢灵运等诗人,表现出对古人诗歌的追慕。
  • 万古千秋:形容时间的久远,指古今的对比。
  • 五字新:可能指诗的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具体五字待考。
  • 闭门:隐居的状态,指作者与世隔绝的态度。
  • 陈正字:指写正字或正面的文字,可能隐喻诗歌的真实与真理。
  • 可怜无补费精神:表达出作者对自身努力的无奈与失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元好问,金朝诗人,字允中,号天隐,著有《摸鱼儿》、《论诗三十首》等,擅长诗词,尤其是抒情诗,风格清新而深刻。
  • 创作背景:元好问生活在一个诗歌盛行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传统诗歌的思考与反省。此诗作于他对诗歌创作的自我审视之时,表现出对古诗的尊重与对新诗形式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受,揭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开头的“池塘春草”引入春天的意象,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但随即通过“谢家春”的提及,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流逝。接着,诗人以“万古千秋五字新”表明自我对新诗形式和创新的渴望,体现出对传统的超越与对未来的憧憬。

而“传语闭门陈正字”则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清高,他选择闭门不出,专注于内心的思考与创作。然而,最后一句“可怜无补费精神”则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失落,表明尽管努力创作,但似乎无法填补内心的空缺,努力的成果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表现了诗人在艺术追求上的孤独与执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春草的凋谢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联系。
    • 第二联则直接表明了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强调古今的对比与创造的重要性。
    • 第三联展现了诗人的隐居与思考,传达出对创作的执着。
    • 最后一句则是对努力与成果之间的失落感的总结。
  • 修辞手法

    • 隐喻:将春草凋谢与诗歌创作的主题相联系,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创作的艰难。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偶的美感,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以及在艺术追求中的孤独与无奈,表达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池塘:象征宁静与深邃,反映出内心的思考。
  • 春草:代表生机与希望,但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闭门:象征着隐居与自我反思,意在强调创作的孤独。
  • 正字:象征着真实与真理,指向对诗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谢家春”指的是哪个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谢灵运
    • D. 白居易
  2. “万古千秋五字新”中“新”指的是什么?

    • A. 新的春天
    • B. 新的诗歌形式
    • C. 新的思想
    • D. 新的风景
  3. 诗人选择“闭门”是为了:

    • A. 逃避现实
    • B. 深入思考与创作
    • C. 享受宁静
    • D. 参观名胜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诗词对比

    • 比较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在对待诗歌创作的态度上截然不同:元好问强调对传统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加豪放与激昂,表现出不同的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元好问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论诗三十首》注释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