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琼枝瑶草。来自三山岛。莫道生男堪慰老。掌上金儿更好。胭脂杏蕾生红。绣襦学弄春风。好共兰兰楚楚,画教乞巧图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歌描绘了美丽的花草,仿佛来自三山岛。不要以为生个儿子就能安慰老年,掌心中的女儿才更佳。胭脂色的杏花含苞待放,绣制的衣裳在春风中舞动。希望能与兰花般的女子一起,共同在画中求得巧妙的图案。
注释:
- 琼枝:美玉般的树枝。
- 瑶草:珍贵的草。
- 三山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丽的景致。
- 莫道:不要说。
- 掌上金儿:指的是女儿,金儿即金子,寓意珍贵。
- 胭脂杏蕾:指的是胭脂色的杏花。
- 绣襦:绣制的上衣,代表美丽的衣物。
- 兰兰楚楚:形容女子的美丽,兰兰是指兰花,楚楚是清丽的样子。
典故解析:
“三山岛”源于道教文化,常常被用来形容世外桃源,象征美好的境地和理想的生活。诗中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女儿的喜爱与珍视,反映出古代社会对男女的不同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字汝霖,号天民,金朝诗人、词人。他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以其词风清丽而著称,兼具豪放与细腻,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美的敏锐感受。
创作背景:
该诗产生于金朝时期,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复杂,家族观念强烈,生男生女的问题常常引发家庭内部的较量与矛盾。这首诗通过对女儿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女儿的珍视和对传统观念的反思。
诗歌鉴赏:
元好问的《清平乐》通过清新秀丽的意象,表达了对女儿的深情厚谊。诗人以“琼枝瑶草”开篇,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接着,诗人指出生儿子并不能安慰衰老的父母,反而掌中之金,即女儿,才是更为珍贵的存在,折射出对女儿的深切眷恋。
在诗的中段,诗人描绘了胭脂杏蕾的生机和绣襦在春风中舞动的生动场景,展现了青春和美丽的交融。最后一联“好共兰兰楚楚,画教乞巧图中”,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希望与美丽的女子共同创造美好的事物。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亲情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家族和家庭美德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琼枝瑶草: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美好与纯净。
- 来自三山岛:暗示这份美丽是来自于仙境,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 莫道生男堪慰老:反驳传统观念,强调生女儿的重要性。
- 掌上金儿更好:进一步强调女儿的珍贵。
- 胭脂杏蕾生红:形象地展现花卉的美丽,暗喻青春的朝气。
- 绣襦学弄春风:展现女子的灵动与优雅。
- 好共兰兰楚楚:希望与美丽的女子共度美好时光。
- 画教乞巧图中:渴望在生活中创造美丽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儿比作“金儿”,突显其珍贵。
- 拟人:花草似乎具有生命,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如“兰兰楚楚”,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女儿的珍视,反映出对传统性别观念的挑战,同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出诗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琼枝瑶草:象征纯洁与美好。
- 三山岛:代表理想中的美丽世界。
- 掌上金儿:象征对女儿的珍爱。
- 胭脂杏蕾:表现青春与生命力。
- 兰兰楚楚:象征美丽的女子,代表社交与情感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琼枝瑶草”中的“琼”指的是什么? A. 玉
B. 石
C. 花 -
诗中提到的“生男堪慰老”,表达了怎样的观念? A. 传统观念
B. 现代观念
C. 中立观念 -
“胭脂杏蕾生红”中“杏蕾”指的是什么? A. 杏花的花蕾
B. 红色的花
C. 一种草药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元好问 vs. 李清照
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表现了对家庭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元好问更关注于对女儿的珍视和对传统观念的反思,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出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性。
参考资料:
- 《金代文学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元好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