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溪柳(六么令)》
时间: 2025-01-06 07:06: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云萧散,帘卷画堂晓。
残熏尽烛隐映,绮席金壶倒。
尘送行鞭袅袅。醉指长安道。
波平天渺。兰舟欲上。
回首离愁满芳草。已恨归期不早。
枉负狂年少。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
心记新声缥缈。翻是相思调。
明年春杪。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
白话文翻译:
梦中的云彩渐渐消散,帘子卷起,晨曦照亮了画堂。
蜡烛的余烬已尽,隐约映出绮丽的席子和金色的壶。
尘埃随行鞭轻轻飘散,醉意中指向长安的路。
水面平静,天空渺茫,兰舟即将启航。
回首望去,离愁满布芳草间,已然恨不能早早归去。
青春年少,白白辜负了时光,无奈风月如此多情,离去时应当相笑。
心中记得那缥缈的新声,翻来复去都是思念的曲调。
明年春末,宛溪的杨柳依旧青翠,究竟为谁而美好?
注释:
- 梦云萧散: 梦中的云彩渐渐消散,暗示梦境的结束。
- 帘卷画堂晓: 帘子卷起,晨光照进画堂,描绘清晨的宁静。
- 残熏尽烛隐映: 残留的香烛余烬淡淡映照,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尘送行鞭袅袅: 尘埃随行鞭轻轻飘散,形象地描绘出离别的情景。
- 兰舟欲上: 兰舟即将启航,象征着离别的开始。
- 回首离愁满芳草: 回首之间,满心离愁,芳草萋萋,更显伤感。
- 已恨归期不早: 早归的渴望,反映了对离别的无奈。
- 无奈风月多情: 风月的多情,暗示离别后情感的复杂。
- 心记新声缥缈: 心中记得那缥缈的新声,反映对过去的怀念。
- 明年春杪: 明年春末,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63—1125),字孟复,号松雪,北宋末年人,官至宰相,著名的词人,擅长小令,词风清新俊逸,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渡前夕,诗人面临离别,表达了对青春、故乡和爱情的留恋与感伤,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诗歌鉴赏:
《宛溪柳》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开篇以“梦云萧散”引入,设定了一个朦胧的梦境,接着描绘了清晨的画堂,表现了清新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词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尤其是“尘送行鞭袅袅”一句,生动地刻画了离别时的情境,仿佛可以看到那轻轻飘散的尘埃,伴随着心中的不舍而飞扬。
随着词意的发展,作者表达了对归期的恨怨,以及对青春年少的感慨,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尤其是“无奈风月多情,此去应相笑”一句,更是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哲思与超然的态度。
最后,结尾的“明年春杪,宛溪杨柳,依旧青青为谁好”不仅展现了对明年春天的期待,也蕴含了对未来情感的迷惘与无奈,使整首词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云萧散”:梦境渐渐消散,象征着现实的回归。
- “帘卷画堂晓”:清晨的光线透过卷起的帘子,增添了清新的气息。
- “残熏尽烛隐映”:余烬微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 “尘送行鞭袅袅”:离别的尘埃轻轻飘散,描绘了离去的情景。
- “醉指长安道”:醉意中指向长安,暗示了对未来的向往。
- “波平天渺”:水面平静,天空渺远,暗示一种无尽的思念。
- “兰舟欲上”:兰舟即将启航,象征着离别的开始。
- “回首离愁满芳草”:回首之间,满心离愁,芳草萋萋,更显伤感。
- “已恨归期不早”:对归期的渴望,反映了对离别的无奈。
- “无奈风月多情”:风月多情,暗示离别后情感的复杂。
- “心记新声缥缈”:心中记得那缥缈的新声,反映对过去的怀念。
- “明年春杪”:明年春末,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 “梦云萧散”比喻梦境的消逝。
- 拟人: “尘送行鞭”赋予尘埃生命,表现离别的感觉。
- 对仗: 词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加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思念,表达了对青春、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情感细腻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梦云: 象征梦境与幻想。
- 画堂: 代表温馨的生活环境。
- 芳草: 象征青春与美好回忆。
- 兰舟: 象征着离别与新的旅程。
- 杨柳: 象征春天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友情与欢乐
C. 生活与哲学 -
填空题:
“心记新声_____,翻是相思调。” -
判断题: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场景。 (对/错)
答案:
- A
- 缥缈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 贺铸的《宛溪柳》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李清照的词更加细腻而充满女性的柔情,而贺铸则更显豪放与壮阔。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