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竹枝词九首之一》

时间: 2025-01-06 07:10:25

莫把雕檀楫,江清如可涉。

但闻歌竹枝,不见迎桃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莫把雕檀楫,江清如可涉。
但闻歌竹枝,不见迎桃叶。

白话文翻译:

不要用雕刻精美的船桨,江水清澈得仿佛可以涉水而过。
只听见竹枝上的歌声,却看不见迎接的桃叶。

注释:

  • 雕檀楫:雕刻精美的船桨,檀木是质地坚硬且香气芬芳的木材,象征着奢华和高贵。这里暗示了不必要过于讲究外表。
  • 江清:江水清澈,形容水质透明。
  • 可涉:可以涉水而过,表示水浅。
  • 歌竹枝:指的是竹枝上的歌声,竹枝可能是指竹子,代表生机和清新。
  • 迎桃叶:桃树的叶子,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典故解析:

“竹枝词”是一种古老的诗歌形式,常常用于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人们之间的情感。诗中提及的“桃叶”常常与春天和爱情相联系,而“歌竹枝”则传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约1052年-1120年),字方回,号云溪,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词风清新洒脱、情感真挚著称。贺铸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贺铸晚年,反映出他对生活中细微美好的观察,尤其是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纠葛使得贺铸更加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交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在清澈的江水旁聆听竹枝歌声的愉悦心情。开头的“莫把雕檀楫”显然是对奢华与繁复的拒绝,诗人宁愿享受自然的纯粹与简单。接下来的描写则以“江清如可涉”来传达水的清澈,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最后两句“但闻歌竹枝,不见迎桃叶”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失落与遗憾,虽然音乐的美好在耳边回响,但缺少了与之相伴的生机与热情。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先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再到音乐的传达,最后是对情感的隐喻,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生活中简单快乐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逝去美好的怀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莫把雕檀楫”:以“莫”字开头,表现出一种劝诫或提示,强调不必追求奢华。
    • “江清如可涉”:通过“清”字,形象地描写出江水的透明与纯净,暗示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 “但闻歌竹枝”:这里的“歌”声与竹枝结合,暗示自然的和谐美好。
    • “不见迎桃叶”:桃叶的缺失象征着一种缺憾,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可以涉水而过的状态,暗示其清澈透明。
    • 对比:奢华的船桨与自然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失去后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江水:象征着透明与纯净,代表着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 竹枝: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 桃叶:代表春天与爱情,暗示着渴望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雕檀楫”象征什么? A. 奢华
    B. 简朴
    C. 传统
    D. 现代

  2. 诗中“江清如可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宁静
    C. 兴奋
    D. 悲伤

  3. “歌竹枝”中的“竹枝”象征什么? A. 生命
    B. 死亡
    C. 忧伤
    D. 遗忘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贺铸的《变竹枝词》和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贺铸更关注自然的细腻与人文的融合,而李白则更多强调豪情与饮酒的放纵。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唐诗三百首》
  3. 相关古典文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