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车马朝初下,看山忆独寻。
会知逢水尽,且爱入云深。
残雨开斜日,新蝉发迥林。
阮咸虽别巷,遥识此时心。
白话文翻译:
早晨的车马刚刚到达,看到山景让我想起自己曾独自探索的情景。
我知道水流的尽头会相逢,但我更喜爱那云深处的风景。
残余的雨水在斜阳中散开,新蝉在林间发出清脆的鸣叫。
阮咸虽然身在不同的巷子,我却远远地能感知到他的心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车马朝初下:早晨时分,车马刚刚到达。
- 看山忆独寻:看到山景,想起自己曾经独自去寻访的经历。
- 会知逢水尽:知道水流的尽头将会相遇。
- 且爱入云深:更喜欢深入云雾之中。
- 残雨开斜日:残留的雨水在斜阳下洒落。
- 新蝉发迥林:新蝉在林间鸣叫,声响清脆。
- 阮咸:指阮咸,古代音乐家,与朋友的相识。
- 遥识此时心:远远地感知到此时的心情。
典故解析:
阮咸是汉代著名的音乐家,传说他在与朋友分别后,仍能感知对方的心情,表明了深厚的友情和心灵相通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约公元770年-约公元830年),字子华,唐代诗人,世称“李子华”。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富有情感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繁荣的时期。当时,诗人常常游历山水,体味自然,表达情感,李端在此诗中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李端的《寄上舍人叔》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友谊情感为主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车马朝初下”,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图景,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看山忆独寻”,引发了对过去独自探寻山水的回忆,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随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会知逢水尽,且爱入云深”,展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无尽可能和对未知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残雨开斜日”和“新蝉发迥林”,描绘了雨后的宁静和生机,展现了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给人以宁静的享受。
最后一句“阮咸虽别巷,遥识此时心”则是对友人深情的呼唤,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传达出一种孤独中对自然的思索和对友情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车马朝初下:描绘清晨的场景,生动自然。
- 看山忆独寻:触景生情,想起曾经的探访。
- 会知逢水尽:寓意人生的相遇与别离。
- 且爱入云深:表达对深邃美景的喜爱。
- 残雨开斜日:描绘雨后美丽的自然景象。
- 新蝉发迥林:新蝉的声音象征生命的活力。
- 阮咸虽别巷:提及友人的别离,增添情感深度。
- 遥识此时心:心灵的感应,体现深厚的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经历与情感。
- 拟人:新蝉的鸣叫生动形象,仿佛在诉说情感。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孤独与友谊交织的情感,表达了人们在自然中反思自我、追寻友情的深刻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车马:象征出行与人生旅途。
- 山水:代表自然的美与人生的探索。
- 蝉鸣: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时光的流逝。
- 残雨:代表过去的经历与情感的沉淀。
- 云深:象征未知的未来与心灵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端的《寄上舍人叔》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对亲情的思念
B. 对友情的思念
C. 对爱情的渴望 -
诗中提到“阮咸”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诗人与阮咸有直接关系
B. 友情的深厚与心灵的感应
C. 对音乐的喜爱 -
在诗中,“新蝉发迥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雨后的宁静
B. 夏天的生机
C. 秋天的萧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孟浩然的《春晓》: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李端的《寄上舍人叔》更侧重于自然与友情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孤独与思乡的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前者洒脱自如,后者则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端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