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杨柳千丝万缕。特地织成愁绪。休更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归去。归去。红杏一腮春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杨柳的细丝如同愁绪般纠结,特别像是为我编织的忧伤。不要再唱《阳关三叠》,那曲调只让我想起渭城的西路。我要回去,回去吧。那红杏在春雨中显得格外妩媚。
注释:
- 杨柳:指柳树,因其枝条柔软,常与离别、愁苦相联系。
- 千丝万缕:形容极其细密纠结的样子,这里指愁绪。
- 阳关:古代著名的关口,常用来象征离别,尤其是《阳关三叠》曲调,表达了离愁别绪。
- 渭城西路:指的是渭城的西路,历史上是一个著名的离别地点,常与相思、思念相联系。
- 红杏:春天开花的杏树,象征着青春和美好。
- 春雨:春天的雨,常常给人以柔美、滋润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滈(约1085-1135),字子贞,号梦得,南宋词人,擅长小令,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其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是对离别情感的深刻体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普遍的离愁别绪。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以柳为引子,开篇便引入了深邃的情感世界。杨柳柔美而又脆弱,恰如那千丝万缕的愁绪,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无奈和心中的惆怅。词中提到的“阳关”,让人联想到那些分别的瞬间,尤其是与亲友的离别,愈加显得心中愁苦。而“渭城西路”则更加强化了这种离别感,仿佛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心灵的煎熬。
随着词意的发展,词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最后一句“红杏一腮春雨”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希望与美好,似乎在暗示着离别之后的重逢与新生。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杨柳千丝万缕:开头描绘了柳树的细丝,象征着愁苦的情感。
- 特地织成愁绪:强调这种愁绪是刻意编织而成,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
- 休更唱阳关:词人不愿再听那代表离别的曲子,表现出对离愁的厌倦。
- 便是渭城西路:提及渭城,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
- 归去。归去。:重复“归去”显示出强烈的归属感与渴望回家的心情。
- 红杏一腮春雨:结尾用春雨洗涤了忧愁,带来一些温暖的希望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杨柳千丝万缕”比喻愁绪,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将柳树的细丝与愁绪联系,赋予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严谨,形成了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以及在离愁别绪中对美好未来的渴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柔美与离愁。
- 阳关:象征离别的悲伤。
- 红杏:象征青春与希望。
- 春雨:象征滋润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阳关”代表什么?
- A. 重逢
- B. 离别
- C. 旅行
- D. 喜悦
- “千丝万缕”在诗中用来形容什么?
- A. 美丽的春天
- B. 复杂的情感
- C. 细密的雨丝
- D. 柳树的枝条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是关于情感与离别的作品,展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对比:
向滈的《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风格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情感,但向滈更侧重于离愁的深刻,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