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已驾行》

时间: 2025-01-04 07:43:23

欢坐玉殿。

会诸贵客。

侍者行觞。

主人离席。

顾视东西厢。

丝竹与鞞铎。

不醉无归来。

明灯以继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欢坐玉殿。会诸贵客。
侍者行觞。主人离席。
顾视东西厢。丝竹与鞞铎。
不醉无归来。明灯以继夕。

白话文翻译:

在华美的殿堂中欢聚,迎接众多的贵客。
侍者端着酒杯,主人却先行离席。
我回头望向东西两侧,乐声和钟声交织响起。
不醉不归,明亮的灯火伴随夜色延续。

注释:

  • 欢坐:快乐地坐着,指宴席上的欢乐气氛。
  • 玉殿:华丽的殿堂,象征高贵和富丽。
  • 侍者:侍奉的仆人,负责饮食的传递。
  • 行觞:端着酒杯,意指不断地给客人斟酒。
  • 丝竹:泛指乐器,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 鞞铎:古代乐器的音响,指代乐曲的声音。
  • 不醉无归来:意指饮酒作乐,直到醉酒才会结束。
  • 明灯:象征夜晚的光亮,表示宴席持续至晚。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丝竹”与“鞞铎”是古代乐器的代表,常用于宴会或庆典中,显示了当时宴会的热闹与华美。“不醉无归来”则反映了古人饮酒的风俗和对生活的享受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魏晋时期著名诗人,著有《洛神赋》、《白马篇》等,文风清新脱俗,擅长抒情诗。

创作背景:曹植生活于三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

诗歌鉴赏:

《当车已驾行》是一首描绘宴会欢乐氛围的诗作,诗人在欢庆的场合中,表达了对友人和生活的热爱。整首诗的结构紧凑,语言优美,展现了古代宴会的盛况。诗人通过“欢坐玉殿”开篇,营造出一种高贵而欢快的气氛,接着描述侍者行酒、主人离席的场景,表现出热闹的宴席情景。回望东厢与西厢,丝竹声与鞞铎声交织,给人以丰富的听觉享受,进一步增强了宴会的热烈氛围。结尾“不醉无归来”则是对饮酒文化的生动描绘,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着对人生短暂的思考。整首诗以明亮的灯火与夜色相映衬,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带有感伤的气氛,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欢坐玉殿:在华美的殿堂中欢聚,描绘出宴会的高贵与欢乐。
  2. 会诸贵客:接待众多贵宾,进一步突显宴会的盛大。
  3. 侍者行觞:侍者在传递酒杯,表现出宴席的热烈。
  4. 主人离席:主人虽然离席,但宴会仍在继续。
  5. 顾视东西厢:回头观看两侧的宾客,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6. 丝竹与鞞铎:乐器的声响,增添了宴席的欢快气氛。
  7. 不醉无归来:强调饮酒作乐的习俗,暗示对生活的享受。
  8. 明灯以继夕:明亮的灯火,象征着夜晚的延续与欢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欢坐玉殿”,与“会诸贵客”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以“玉殿”、“丝竹”、“明灯”等意象,营造出热烈而高贵的氛围。
  • 拟人:灯火的延续仿佛赋予了夜晚生命,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宴会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隐约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殿:象征华贵与欢乐。
  • 丝竹:象征音乐与庆典的热闹。
  • 明灯:象征温暖和夜晚的延续。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宴会场景,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丝竹”指代什么? A. 诗人的感情
    B. 古代乐器
    C. 诗的结构

  2. “不醉无归来”反映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饮酒作乐
    B. 追求理想
    C. 渴望安宁

  3. 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曹植
    C. 杜甫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曹植的《当车已驾行》与李白的《将进酒》均描绘了饮酒作乐的场景,但曹植更注重于宴会的热烈氛围,而李白则更加突出个人的豪情与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魏晋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曹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