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溪。
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
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
愿得纡阳辔,回日使东驰。
白话文翻译:
太阳从扶桑树上升起,正是在朝阳溪边。
它的中心高耸入苍穹,树叶覆盖了天际。
太阳在东边升起,到了傍晚又沉入西边的树枝。
我希望能驾驭着阳光的马车,让太阳向东奔驰。
注释:
-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位于东方,代表日出之地。
- 朝阳溪:指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清晨。
- 苍昊:青空,表示广阔的天空。
- 布叶:树叶如同覆盖,形容树木繁茂。
- 纡阳辔:驾驭阳光的马车,寓意控制时间的流逝。
- 东驰:向东方奔跑,象征对时间的追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为三国时期的文学代表人物之一。曹植是曹操之子,以其才华横溢、诗词精美著称,尤其擅长抒情诗和赋。他的诗歌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升天行》是曹植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曹植生活在三国动荡的时期,个人的身世与命运也经历了巨大的波折,这种内心的挣扎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诗歌鉴赏:
《升天行 其二》作为曹植的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扶桑”这一意象,描绘了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用“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描写太阳的运动,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不可逆转。曹植在诗中表现出对阳光和光明的渴望,表达了他希望能够掌控时间、追逐理想的愿望。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布叶盖天涯”,不仅描绘了树木的繁茂,也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希望。通过描写自然,诗人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艺术技巧上,曹植运用了对仗与比喻,使得整首诗歌富有节奏感与美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虽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理想美好的追求和不屈的精神,展现了曹植作为一位才子在逆境中仍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溪。
- 描述太阳从“扶桑”出发,寓意光明的到来,强调朝阳的美好与希望。
-
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
- 中心高耸入云,树叶覆盖天际,表现出自然的壮丽,也象征着理想的高远与广阔。
-
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
- 日出与日落的对比,展现时间的流动,令人感慨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愿得纡阳辔,回日使东驰。
- 表达对时间的渴望,希望能够驾驭时间,追逐光明与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太阳比作可驾驭的马车,体现了对时间的控制愿望。
- 对仗:如“日出登东干”与“既夕没西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描述阳光的力量与广阔,表现了理想的宏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光明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在对自然的描绘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希望,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扶桑:象征光明与希望。
- 朝阳溪:代表新生与开始。
- 苍昊:象征广袤无垠的理想。
- 阳辔:象征对时间与命运的控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扶桑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传说中的神树
- C. 一条河流
-
“愿得纡阳辔”中的“阳辔”指的是什么?
- A. 驾驭太阳的车
- B. 光明的象征
- C. 一种工具
-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对时间的感慨
- B. 对理想的追求
-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自然之美,寄托对理想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升天行》在对时间与理想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显孤独,后者更显向往与追逐。
参考资料:
- 《魏晋诗歌研究》
- 《曹植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