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墙欲高行》
时间: 2025-01-04 07:56: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当墙欲高行
龙欲升天须浮云。
人之仕进待中人。
众口可以铄金。
谗言三至。
慈母不亲。
愤愤俗间。不辩伪真。
愿欲披心自说陈。
君门以九重。
道远河无津。
白话文翻译:
当墙壁即将升高时,
龙想要飞升天空必须依靠浮云。
一个人想要仕途顺利,必须依赖中间人。
众人的口舌可以熔化金子,
谗言传三次便可成真。
连慈母都可能不再亲近。
在这愤怒的世俗中,真伪难以辨别。
我愿意向你倾诉内心的想法,
可是君王的门像九重天一样高远,
道路遥远,河流无桥可渡。
注释:
- 龙欲升天:比喻有志之人希望出人头地,飞黄腾达。
- 须浮云:依靠浮云,暗指依赖他人或外部条件。
- 人之仕进待中人:指一个人要想在仕途上得到提升,必须依赖他人。
- 众口可以铄金:形容谣言的力量可以摧毁金子般的真理。
- 谗言三至:谗言传三次就会被普遍相信。
- 慈母不亲:即使是最亲近的人在谣言面前也可能变得冷淡。
- 愤愤俗间:表示对世俗的愤怒与无奈。
- 君门以九重:比喻高贵的地位和难以接近的权力。
- 道远河无津:形容前途艰难,无法通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植,字子建,号称“建安风骨”的代表性诗人,魏晋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因其才华横溢和创作的豪放风格而广受赞誉。他是曹操的儿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曹植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在仕途上屡遭挫折,抱有高远理想却屡次未能实现,表达了他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诗歌鉴赏:
《当墙欲高行》通过隐喻与象征的手法,深刻表现了曹植对当时社会的失望与对仕途的无奈。诗中以龙的升天和浮云的依赖开篇,既显示了个人理想的高远,也暗含了实现理想所需的外部条件。继而提到“众口可以铄金”,这句反映了谣言与舆论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尤其在当时政治斗争激烈的背景下,谗言四起,真相难以辨认,令人感到绝望。
接下来,诗人自述心境,欲言而又止,表达出对世俗的愤懑和对真理的渴求,然而“君门以九重”,更显得接触权力的艰难与遥远。最后一句“道远河无津”,更是对前途的绝望与无助,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结构紧凑,通过细腻的修辞手法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曹植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艺术风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当墙欲高行:引入主旨,暗示环境将要发生变化。
- 龙欲升天须浮云:强调成功需依赖机遇或他人。
- 人之仕进待中人:进一步阐述依赖他人的重要性。
- 众口可以铄金:揭示舆论的影响力。
- 谗言三至:说明谣言传播的迅速。
- 慈母不亲:人际关系的冷漠。
- 愤愤俗间。不辩伪真:表达对世俗的愤怒及真假的模糊。
- 愿欲披心自说陈:想要倾诉但无处可说。
- 君门以九重:比喻权力的高不可攀。
- 道远河无津:道路艰难,前途渺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龙的升天比作人的理想追求。
- 对仗:“君门以九重”与“道远河无津”形成对照。
- 夸张:“众口可以铄金”强调谣言的威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个体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无奈与愤慨,揭示了人际关系与权力结构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象征着有志者与高远理想。
- 浮云:比喻外部环境与他人依赖。
- 慈母:代表亲情在困境中的淡薄。
- 君门:象征权力与地位的不可攀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龙欲升天须浮云”意指什么?
- A. 依赖他人
- B. 自力更生
- C. 追求自由
- D. 享受生活
-
“众口可以铄金”说明什么?
- A. 朋友的力量
- B. 谣言的影响力
- C. 财富的价值
- D. 个人的孤独
-
诗中提到“道远河无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希望
- B. 失望
- C. 快乐
- D. 安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作品,表达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理想的失落。
- 《月下独酌》:李白的作品,展现孤独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曹操《短歌行》与曹植的《当墙欲高行》均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但曹操更为豪放,曹植则显得愤懑与无奈。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
- 《曹植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