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二十四》

时间: 2024-09-19 21:23:24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公鼎,被敓笑时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公鼎,被敓笑时人。

白话文翻译:

谁是提着酒瓶的年轻人,穿着华美衣服正值青春年华?
三五的明月洒满大地,她却不觉得珍惜。
高堂上堆满金银珠宝,而细微的丝线却重如千钧。
为何要背负着这个公鼎,反而被世人嘲笑?

注释:

  • :提、拿。
  • 佳服:华美的衣服。
  • 盈盈:形容水清澈而明亮,这里指她(或人)不懂珍惜。
  • 高堂:高大的厅堂,象征富贵。
  • 公鼎:古代用来烹煮的器具,象征重任或责任。
  • 被敓:被讥讽、嘲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豪放激昂、气势磅礴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志向、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变动和个人命运考验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年轻人和社会现象的反思。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年轻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示了对人生价值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诗开篇以提问的方式引出主题,似乎是在探讨一个年轻人的生活选择和价值观。明月的意象与青春结合,暗示着年轻人往往沉迷于眼前的美好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珍贵。

“高堂委金玉”的描写,揭示了富贵的外表与内心的空虚。细微的“微缕”与“千钧”的对比,强调了人生的责任与负担,暗示着即使拥有财富,也难以逃避生活的重压。而最后一句“被敓笑时人”,则带有自嘲与无奈,表现出对世俗眼光的反思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力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既是对青春的感叹,也是对人生选择的警醒。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提问引入年轻人,暗示其外表的华丽与内心的迷惘。
    • 第二联描绘明月的美丽,反衬年轻人对美好的无知与不珍惜。
    • 第三联用“高堂”和“金玉”象征财富,揭示表面的繁华与内心的空虚。
    • 第四联将责任与嘲笑结合,表现出对社会期望的无奈与反思。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公鼎”象征人生的重任,引发人们对责任的思考。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年轻人生活的反思,揭示了财富与责任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和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青春与美好,反映年轻人对生活的漠视。
  • 金玉:象征富贵和物质,但同时也代表内心的空虚。
  • 公鼎:代表责任和重担,提醒人们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挈瓶者”指代什么?

    • A. 年轻人
    • B. 酒瓶
    • C. 明月
  2. “高堂委金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财富的向往
    • B. 对空虚生活的反思
    • C. 对人生的满足
  3. “被敓笑时人”反映出诗人的什么心态?

    • A. 自豪
    • B. 无奈与自嘲
    • C.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陈子昂与李白的作品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前者更多关注责任与社会,后者则强调个体的情感与豪情,二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