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二十五》

时间: 2025-01-14 04:07:48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

昆崙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二十五
作者: 陈子昂 〔唐代〕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
昆崙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白露时节,蝉声悲鸣,时光已经悄然流逝。
万物都顺应自然的变化,而我独自一人该如何面对呢?
瑶台上有青鸟,远方觅食于玉山的禾苗。
昆仑山见到玄凤,难道还会再去牵挂云雾吗?

注释:

  • 玄蝉:指黑色的蝉,象征着悲鸣。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秋季的到来。
  • 蹉跎:意为时间的流逝和虚度。
  • 大化:指自然规律的变化。
  • 孤英:指独自开放的花,象征孤独的人。
  • 瑶台:神话中的仙境,青鸟栖息的地方。
  • 昆仑:古代传说中的山脉,象征神仙之境。
  • 玄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和超然。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因其才华和个性在当时文坛独树一帜。其诗风古朴,情感真挚,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诗人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常常在诗中表达这种对时间流逝和孤独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陈子昂的这首《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二十五》在形式上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与情感。诗中以“玄蝉号白露”开篇,立刻引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白露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暗示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感叹“兹岁已蹉跎”,表达了对年华虚度的惋惜。这里的“蹉跎”不仅是对时间的感慨,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群物从大化”,诗人意识到万物皆随自然规律而变化,而自己却感到孤独无助,“孤英将奈何”则流露出一种无奈的心情。诗人在此表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孤独的“孤英”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正如他所向往的青鸟与玄凤,都是理想的象征,却又遥不可及。

最后两句“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青鸟和玄凤都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与追求,而它们的存在与诗人的现实形成强烈对比,令人唏嘘。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人生的孤独与渺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玄蝉号白露:白露时节,蝉鸣悲怆,象征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无常。
    2. 兹岁已蹉跎:感慨光阴似箭,年岁已然虚度。
    3. 群物从大化:万物随自然法则而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
    4. 孤英将奈何:孤独的花朵在无人问津,表达个人的无助感。
    5. 瑶台有青鸟:理想中的美好事物,象征追求与希望。
    6. 远食玉山禾:青鸟远行觅食,代表对理想的追求。
    7. 昆崙见玄凤:昆仑山上的玄凤象征理想与超然。
    8. 岂复虞云罗:不再在乎尘世的纷扰,表现出对超脱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蝉鸣比作秋天的悲凉,增强了情感表达。
    • 拟人:让自然界的物象具有人类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两句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孤独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对照,展现出深厚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 玄蝉:象征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 白露:代表秋天的来临,暗示生命的变化。
  • 孤英:象征孤独与无助的状态。
  • 青鸟:象征理想与希望,远方的美好追求。
  • 玄凤:象征高贵的理想与超然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露时节,蝉声悲鸣象征了什么?
    A. 欢乐
    B. 悲凉
    C. 忧伤
    D. 宁静

  2. 诗中提到的“孤英”象征了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荣耀
    D. 强大

  3. “瑶台有青鸟”中的青鸟象征什么?
    A. 遥远
    B. 理想与希望
    C. 现实
    D.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陈子昂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对人生的无常有深刻的感悟,但陈子昂的诗歌更强调个体的孤独与理想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动荡与民生困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