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休日曰家》
时间: 2025-01-17 08:34: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林休日曰家
作者:卢照邻 〔唐代〕
扫休乘暇日,
谊稼返秋场。
径草疏王答,
岩枝落帝桑。
耕田虞讼寝,
凿井汉机忘。
戎葵朝委露,
齐草夜含霜。
南润泉初冽,
东篱菊正芳。
还思北窗下,
高卧倡蠢皇。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闲暇的日子里,我清扫庭院,
与友人相聚,回到秋天的田地。
小路上的草木稀疏,王答的花儿开了,
山岩上的树枝上,桑树的果实纷纷落下。
耕田时的争论已然沉睡,
打井的工作也已被遗忘。
早晨的葵花沐浴着露水,
夜晚的齐草则沾着霜露。
南边的泉水刚刚变得清冽,
东篱的菊花正值芳香。
我仍然思念北窗下的日子,
悠然地躺卧在家,享受这宁静的时光。
注释
- 扫休:清扫、整理的意思,表示闲暇之时的活动。
- 谊稼:指与朋友相聚,表达友情的温暖。
- 王答:一种植物名,可能指王莲或其他草本植物。
- 帝桑:桑树,古代用于养蚕,象征着丰收。
- 虞讼:耕作时的争执,指农民之间的争议。
- 凿井:打井,指水源的获取。
- 戎葵、齐草:分别指两种植物,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丰盈。
- 南润泉、东篱菊:描绘自然的景象,象征着生活的安逸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照邻(约636-684),字景纯,号景纯,唐代诗人,生于京兆长安,祖籍大兴。其诗风清新隽永,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前夕,国家动荡之时,诗人渴望寻求宁静的生活。在繁忙的农事与家务中,诗人从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山林休日曰家》表达了诗人对闲暇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农事活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开头的“扫休乘暇日”,即是对清闲时光的珍视,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而后面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农村画卷,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恩与热爱。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表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的心境在这一系列景象的描绘中逐渐展开,传达出一种恬静、亲近自然的情感。特别是“南润泉初冽,东篱菊正芳”这一句,生动描绘了秋日的清晨,泉水清冽、菊花芬芳,给人一种清新而舒适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自然之中。
最后一句“还思北窗下,高卧倡蠢皇”,不仅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怀念,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描写生活细节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思,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扫休乘暇日:在闲暇的日子里清扫庭院,体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谊稼返秋场:与朋友相聚,回到丰收的农田,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联系。
- 径草疏王答:小路旁草木稀疏,王答花开,描绘出自然的生机。
- 岩枝落帝桑:山岩上的树枝上,桑果纷纷落下,象征着丰收。
- 耕田虞讼寝:耕作时的争论已然沉睡,表现出农民的安宁。
- 凿井汉机忘:打井的工作被遗忘,反映出生活的简单与恬淡。
- 戎葵朝委露:早晨的葵花沐浴着露水,展现自然的美好。
- 齐草夜含霜:夜晚的齐草沾满霜露,增添了自然的韵味。
- 南润泉初冽:南边的泉水刚刚变得清冽,给人清新的感觉。
- 东篱菊正芳:东篱的菊花正盛开,象征着丰盈与生命。
- 还思北窗下:回忆北窗下的日子,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高卧倡蠢皇:悠然地躺卧在家,享受这种安宁的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诗人内心的情感与生活态度。
- 对仗:如“南润泉初冽,东篱菊正芳”,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形象化: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宁静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宁静、悠闲生活的向往与珍视,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扫休:象征着清闲与宁静。
- 王答: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帝桑: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 戎葵、齐草:代表自然美好与生命的延续。
- 南润泉、东篱菊:象征着生活的清新与芬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润泉初冽”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温暖的阳光
- B. 清澈的泉水
- C. 盛开的花朵
- D. 繁忙的农田
-
“还思北窗下”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 B. 对未来的憧憬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乡村四月》韦应物
- 《田园乐》白居易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但王维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沉思,而卢照邻则更加强调与朋友的情谊和对闲暇生活的享受,体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