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卧明歌席,行云逐舞人。江前飞暮雨,粱上下轻尘。冶服看疑画,妆楼望似春。葛车勿速返,长袖欲相亲。
白话文翻译:
在明亮的歌席上懒散地躺着,云彩像舞者一样随风飘动。江边的黄昏雨水飞落,梁上的轻尘随之飘散。华丽的衣服仿佛是画中之物,化妆的楼阁看上去如同春天。葛车不要急于返回,长袖舞动想要亲近。
注释:
- 落卧:懒散地躺下。
- 明歌席:指明亮的歌舞场所,歌席即表演的地方。
- 行云:形容云彩如同行动的人。
- 逐舞人:形容随着舞者的动作而移动。
- 飞暮雨:傍晚的雨水飞洒而下。
- 冶服:华丽的衣服。
- 妆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 葛车:用葛藤编成的车,形容轻便的车子。
- 长袖:指华丽的衣袖,象征舞动的女性。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明歌席”与“妆楼”都与唐代的歌舞文化密切相关,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尤其在音乐和舞蹈方面有着极为发达的表现。在这一时期,歌妓不仅是娱乐的对象,也是文人墨客吟咏的题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照邻,字升之,号山人,唐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及人事情感,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诗人在游览益州城西张超亭时,目睹当地歌舞表演,因而产生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益州城西张超亭观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当时歌舞文化的繁荣与美丽。诗中前两句描绘了歌舞表演的生动场景,歌声与舞姿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视角转向了自然景观与人文背景的交融,江边的雨水和轻尘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最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舞者的情感投射,长袖舞动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热切向往与渴求。
诗歌整体上以轻快的节奏,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唐代歌舞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情感的思考。在描绘美的同时,诗人也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对亲近与相知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落卧明歌席:开始时描绘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 行云逐舞人:云彩随风而动,隐喻人与自然的和谐。
- 江前飞暮雨:描写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幻。
- 粱上下轻尘:轻尘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冶服看疑画:华丽的服装让人联想到艺术的美。
- 妆楼望似春: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葛车勿速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长袖欲相亲:情感的向往与渴求。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冶服看疑画”)、拟人(如“行云逐舞人”),以及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同时通过歌舞与自然的描写,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 歌席:象征着欢乐与享乐的场所。
- 云:象征着自由与飘逸。
- 江水:流动的时间与人生的无常。
- 长袖:象征着优雅与亲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落卧明歌席”意指什么?
- A. 在歌舞之中享受
- B. 在学习中
- C. 在战斗中
- D. 在家中
-
“行云逐舞人”中的“逐”字可以理解为:
- A. 追逐
- B. 跟随
- C. 快速
- D. 远离
-
诗中“冶服看疑画”表现了:
- A. 画的美丽
- B. 舞者的华丽
- C. 诗人的忧伤
- D. 自然的景色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丽人行》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丽人行》:同样描绘了美丽女性与歌舞的场景,但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了对人生遭遇的感慨,与卢照邻的轻快风格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