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中望月》

时间: 2025-01-01 17:42:02

江水向愕阳,橙澄写片光。

镜圆珠溜彻,骇满箭波长。

谤勾摇兔影,浮桂动丹芳。

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水向愕阳,橙澄写片光。镜圆珠溜彻,骇满箭波长。谤勾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

白话文翻译:

江水向着愈加明亮的阳光流去,阳光照耀下的水面如同橙色的镜子,闪烁着一片光辉。水面如同一面圆镜,波光粼粼,荡漾着长长的波纹。水中的倒影摇晃着兔子的影子,飘浮的桂花散发着芬芳。月光照耀着思念的黄昏,纵使千里相隔,我们依然可以共沾这月光的衣裳。

注释:

  • 愕阳:指太阳高照,光辉明亮。
  • 橙澄:橙色的清澈的水面。
  • 镜圆:比喻水面如同一面圆镜。
  • 珠溜彻:形容水面波光闪烁,宛如珠子滑落。
  • 谤勾:指倒影摇晃,形容水波动荡。
  • 浮桂:指漂浮在水面的桂花。
  • 丹芳:可能指丹桂的香气。
  • 延照:延伸的光辉,指月光。
  • 相思夕:思念的黄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照邻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五言诗和绝句见长。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游览江边时,月色皎洁,水面波光粼粼,因而激发了他的思乡情怀与对爱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江中望月》通过描绘江水与月光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远方思念的感慨。诗的开头描绘出江水在阳光下的美丽景象,光滑的水面宛如一面清澈的镜子,左侧的“镜圆珠溜彻”,让人联想起水波荡漾的生动形象。接着,诗人通过“谤勾摇兔影”展示了水面上的动静结合,影子的摇曳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又灵动的美感。

最后两句“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月光照耀下的思念显得格外深沉,尽管身处千里之外,依然能共享此刻的宁静与美好。这种情感的共鸣反映了人们对于情感的追求与渴望,充满了诗意的浪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水向愕阳:江水流向阳光明媚的方向,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2. 橙澄写片光:水面在阳光下如橙色的镜子,闪烁着光辉,暗示着美好与温暖。
  3. 镜圆珠溜彻:水面波动如珠子滑落,展现了动态的美感。
  4. 骇满箭波长:长长的波纹如箭般划过,表现出水的活力。
  5. 谤勾摇兔影:水中的影子摇曳,传达出一种轻盈感。
  6. 浮桂动丹芳:漂浮的桂花散发芬芳,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7. 延照相思夕:月光延续着思念的黄昏,营造出柔和的感情氛围。
  8. 千里共沾裳:尽管相隔千里,仍能共享此时的美丽,强调了心灵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镜圆”比喻水面,生动形象。
  • 拟人:水面波动,形成兔影,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与深情的思念,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推移。
  • 月光:象征思念与宁静,带有淡淡的忧伤。
  • 桂花:象征美好与芬芳,常用于寄托思念之情。
  • 兔影:象征纯真与灵动,增添了活泼的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愕阳”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云彩

  2. “千里共沾裳”的意思是什么? A. 共享月光
    B. 共同生活
    C. 千里相隔
    D. 互相思念

  3. 诗中的“浮桂动丹芳”描绘了什么? A. 桂花的香气
    B. 江水的波动
    C. 兔子的影子
    D. 太阳的光辉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静夜思》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月光与思乡的情感,但更突出个人的孤独感。
  • 《月下独酌》:通过饮酒抒发情感,展现了对月亮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感》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江中望月》这首古诗词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