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鲍判官解官归浙西》

时间: 2024-10-03 12:34:20

蚤行吴越得清名,岁久湘中始识君。

人物自堪交仲父,才华端可继参军。

一州从事曾游刃,万里封侯好策勋。

江上今朝话离别,西风吹起楚天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鲍判官解官归浙西 廖行之 〔宋代〕

蚤行吴越得清名,岁久湘中始识君。 人物自堪交仲父,才华端可继参军。 一州从事曾游刃,万里封侯好策勋。 江上今朝话离别,西风吹起楚天云。

白话文翻译:

早年你在吴越地区就赢得了清誉,多年后在湘中我才得以认识你。 你的人品自然值得与贤者交往,你的才华确实能够继承参军的职位。 你曾在州府任职,处理事务游刃有余,远赴万里之外封侯,是策勋的良才。 今天我们在江边话别,西风吹动着楚天的云彩。

注释:

  • 蚤行:早行,指早年。
  • 吴越:古代地名,今江苏、浙江一带。
  • 清名:清誉,好名声。
  • 岁久:多年后。
  • 湘中:指湖南地区。
  • 仲父:古代对贤者的尊称。
  • 参军:古代官职名,此处指有才华的人。
  • 游刃: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 策勋:记录功勋,此处指有功勋的人。
  • 楚天:指湖南一带的天空,湖南古属楚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廖行之为送别鲍判官解官归浙西而作。诗中表达了对鲍判官的敬佩和对其离别的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鲍判官的赞美和对其离别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人才华的认可。诗中“蚤行吴越得清名”一句,既是对鲍判官早年成就的肯定,也暗示了其名声远播。“人物自堪交仲父,才华端可继参军”则进一步赞美了鲍判官的人品和才华。最后两句“江上今朝话离别,西风吹起楚天云”则以景结情,通过西风和楚天云的意象,表达了离别的凄凉和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蚤行吴越得清名”,点明了鲍判官早年的成就和名声。
  • 次句“岁久湘中始识君”,表达了诗人对鲍判官的敬仰和相识的喜悦。
  • 第三句“人物自堪交仲父”,赞美了鲍判官的人品。
  • 第四句“才华端可继参军”,赞美了鲍判官的才华。
  • 第五句“一州从事曾游刃”,描述了鲍判官在州府任职时的能力。
  • 第六句“万里封侯好策勋”,预示了鲍判官未来的功勋。
  • 最后两句“江上今朝话离别,西风吹起楚天云”,以景结情,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游刃”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
  • 拟人:“西风吹起楚天云”中的“吹起”赋予西风以人的动作。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蚤行吴越”与“岁久湘中”,“人物自堪”与“才华端可”。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赞美。诗人通过对鲍判官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和对其离别的不舍之情。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西风”、“楚天云”。
  • 解释:西风象征着离别的凄凉,楚天云则增添了离别的遥远和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蚤行吴越得清名”一句,指的是鲍判官在哪个地区的成就? A. 吴越 B. 湘中 C. 江上 D. 楚天

  2. 诗中“人物自堪交仲父”一句,赞美了鲍判官的什么? A. 才华 B. 人品 C. 功勋 D. 名声

  3. 诗中“西风吹起楚天云”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离别的不舍。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廖行之的《送鲍判官解官归浙西》都是送别诗,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离别的凄凉和对友人的祝福,而廖行之的诗则更多地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人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古诗十九首》:收录了多首送别诗,可以对比学习不同诗人的送别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