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廖行之 〔宋代〕
此去何之,骈阗车马朝来起。扬鞭西指。意气眉间是。闾里儿童,竞瞩秦萧史。归时几。快瞻行李。还看如云喜。
白话文翻译:
这次出行要去哪里?清晨时分,车马熙熙攘攘地出发了。扬起鞭子向西行进。眉宇间充满了意气风发。乡里的孩子们,争相注视着,仿佛看到了传说中的秦萧史。归来的时刻,快快地迎接行李。回头看,人们的喜悦如云般聚集。
注释:
- 骈阗(pián tián):形容车马众多,热闹非凡。
- 扬鞭西指:比喻出发向西行进。
- 意气眉间是:形容精神饱满,意气风发。
- 闾里儿童:指乡里的孩子们。
- 竞瞩秦萧史:竞相注视,比喻孩子们对行人的好奇和羡慕。秦萧史,古代传说中的美男子。
- 快瞻行李:急切地迎接行李,表示归来的喜悦。
- 还看如云喜:回头看,人们的喜悦如云般聚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行时的场景,清晨车马熙攘,眉宇间意气风发,乡里儿童的好奇和羡慕,以及归来时的喜悦。反映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和对归乡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点绛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出行和归来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和乡里儿童的好奇心。诗中“扬鞭西指”和“意气眉间是”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豪迈和自信。而“闾里儿童,竞瞩秦萧史”则通过儿童的视角,增添了诗意的生动和趣味。最后,“归时几。快瞻行李。还看如云喜”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急切和喜悦,如云般的喜悦聚集,形象地描绘了归乡时的热闹和欢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去何之”:开篇设问,引出诗人的出行目的。
- “骈阗车马朝来起”:描绘清晨车马熙攘的场景,热闹非凡。
- “扬鞭西指”:比喻出发向西行进,形象生动。
- “意气眉间是”:形容精神饱满,意气风发。
- “闾里儿童,竞瞩秦萧史”:通过儿童的视角,增添了诗意的生动和趣味。
- “归时几”:设问归来的时刻,引起期待。
- “快瞻行李”:急切地迎接行李,表示归来的喜悦。
- “还看如云喜”:回头看,人们的喜悦如云般聚集,形象地描绘了归乡时的热闹和欢乐。
修辞手法:
- 比喻:“扬鞭西指”比喻出发向西行进。
- 拟人:“意气眉间是”将意气风发拟人化,形象生动。
- 对仗:“骈阗车马朝来起”与“还看如云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出行和归来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和对归乡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和对家乡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骈阗车马、扬鞭西指、意气眉间、闾里儿童、秦萧史、快瞻行李、如云喜。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生动场景,从车马的热闹到儿童的好奇,再到归乡的喜悦,层层递进,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扬鞭西指”比喻什么? A. 出发向东行进 B. 出发向西行进 C. 出发向南行进 D. 出发向北行进
-
“闾里儿童,竞瞩秦萧史”中的“秦萧史”指的是什么? A. 古代传说中的美男子 B. 古代传说中的丑男子 C. 古代传说中的英雄 D. 古代传说中的神仙
-
诗中“还看如云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忧愁 C. 喜悦 D. 愤怒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廖行之《点绛唇》:前者忧国忧民,后者豪迈自信,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 王维《送别》与廖行之《点绛唇》:前者离别之情,后者归乡之喜,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场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