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曲八首 其五》

时间: 2025-01-08 23:59:21

出塞笳三叠,横行卒五千。

功期三箭定,勇冠万人先。

渴则餐胡雪,饥来食弩弦。

封侯事竟寝,燕颔亦徒然。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出塞曲八首 其五

作者: 江源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出塞笳三叠,横行卒五千。
功期三箭定,勇冠万人先。
渴则餐胡雪,饥来食弩弦。
封侯事竟寝,燕颔亦徒然。


白话文翻译:

出征的号角声三次响起,五千士兵横行在外。
功勋只需三支箭就能决定,勇气超越万人之上。
口渴时就吃胡人的雪,饥饿时就啃弩弦。
封侯的事情竟然成了梦,燕子的头颅也无所谓了。


注释:

  • :一种乐器,古代用于军中号令或鼓舞士气。
  • :古代士兵的称谓。
  • 功期:指期望取得的功劳。
  • 胡雪:指北方胡人所带的雪,象征着极端的环境。
  • 弩弦:弩的弦,通常指弩的部分。
  • 封侯:封爵,获得高官厚禄的意思。
  • 燕颔:燕子的下颌,诗中形容无奈和徒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封侯”意指古代士人通过战功获得封爵的荣誉。燕子的行为象征着对名利的追求,在战斗中,士兵们的付出与获得可能并不成正比,表现出一种对荣华富贵的无奈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源,明代诗人,以其激昂的军事题材和鲜明的个性闻名。作品多描绘出征的壮志豪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士人的理想。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背景是当时边疆战事频繁,士兵们在战斗中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诗中表达了士兵在战斗中的勇敢与艰辛,以及对荣誉和功名的渴望,但又对这一切的徒劳感到无奈。


诗歌鉴赏:

《出塞曲八首 其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勇敢与艰辛。诗开头的“三叠笳声”,便立即引发读者的注意,仿佛能听到战场的号角声,激起士兵们的勇气。接下来的“横行卒五千”,则展示了出征的浩大阵容,反映出明代士兵的壮阔与气势。

“功期三箭定,勇冠万人先”两句,表达了士兵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荣誉的心态,三箭的设定象征着精准与高效,强调了在战斗中优异表现的可能性。

但接下来“渴则餐胡雪,饥来食弩弦”,则转而描绘出士兵在艰苦环境下的无奈与困境,甚至以极端的方式生存,极具冲击力,显示了战场的残酷和士兵的无奈。

最后两句“封侯事竟寝,燕颔亦徒然”,则传达出一种失落感,士兵们为名利而战,却发现所追求的一切都是徒劳的,甚至连燕子都无所谓了,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漠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充满了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士兵命运的关怀,展现了江源作为诗人的深刻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出塞笳三叠:号角声响起,士兵们准备出征。
  2. 横行卒五千:五千士兵勇猛地出发,展现出强大的气势。
  3. 功期三箭定:希望通过三支箭来获取战功,暗示士兵们的自信。
  4. 勇冠万人先:勇气在众人中脱颖而出,彰显了个人的英雄气概。
  5. 渴则餐胡雪:在极端困境中,以胡人的雪作为食物,表现了求生的本能。
  6. 饥来食弩弦:饥饿之际甚至连弩弦都要啃食,显示出困窘。
  7. 封侯事竟寝:对于功名的渴望最终只是一场梦,表明对名利的无奈。
  8. 燕颔亦徒然:燕子的存在显得无足轻重,增强了对荣华的无意义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称,例如“渴则餐胡雪,饥来食弩弦”。
  • 夸张:用夸张的方式描绘士兵的艰辛,如餐雪、啃弦。
  • 象征:燕子、弩弦等意象象征着士兵的命运与追求,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战士们渴望荣誉与功名的冲动,但又在艰苦环境和无奈现实中感到失落,表现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士人精神的挣扎。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象征号召与战斗的开始。
  • :代表士兵,体现出勇敢与牺牲。
  • 胡雪:象征极端环境,表现生存困境。
  • 弩弦:象征战斗的工具与生存的艰辛。
  • 燕颔:象征无奈与对名利的淡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号角声有几次?

    • A. 一次
    • B. 两次
    • C. 三次
    • D. 四次
  2. “渴则餐胡雪”中,“胡雪”指的是什么?

    • A. 胡人的食物
    • B. 胡人的雪
    • C. 胡人的饮料
    • D. 胡人的衣服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追求?

    • A. 财富
    • B. 名誉
    • C. 权力
    • D. 荣华

答案:

  1. C. 三次
  2. B. 胡人的雪
  3. B. 名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曲八首 其四》:同样是关于边塞战争的诗作,展现了不同的视角和情感。
  • 王昌龄《出塞》:描绘边塞战士的豪情与忧伤,风格相似,值得对比。

诗词对比:

  • 江源《出塞曲》与王昌龄《出塞》
    • 江源更加注重士兵的生存困境与心理挣扎,而王昌龄则侧重于壮志豪情。两者在表达战争的不同侧面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探讨明代诗人及其作品的相关书籍。
  • 《古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的赏析与解读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