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塞三首 其二
作者: 江源 〔明代〕
兵出塞垣通,金鞭指铁骢。
将军下天上,杀气绕湟中。
受命边沙远,防秋鼓角雄。
匈奴犹未灭,何处欲输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出征的场景:士兵们在边塞出征,金色的鞭子指挥着铁色的骏马。将军如同从天降临,周围弥漫着杀气。接受命令的士兵们驻守在遥远的边沙上,警惕着秋天的号角与鼓声。匈奴尚未被消灭,我们又何处去表达我们的忠诚呢?
注释
- 塞垣:边塞的城墙。
- 金鞭:指挥的鞭子,象征武器的威严。
- 铁骢:指强壮的战马。
- 将军:指负责指挥的军事首领。
- 杀气:战斗的气息,形容战争的紧张气氛。
- 湟中:指湟水流域,可能是战斗或驻守之地。
- 边沙:边境的沙地,形容遥远的战场。
- 秋鼓角雄:秋风中传来的鼓声和号角声,象征着战争的号召。
- 匈奴:指当时与中国对立的游牧民族,代表外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源,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其边塞诗闻名。他的诗作多关注军事、边疆和民族关系,语言凝练,意象鲜明,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明朝与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对峙时期。诗人以边塞为题材,表达了对战士们的敬意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士人对国家的忠诚。
诗歌鉴赏
《出塞三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战斗气息与爱国情怀的边塞诗。诗中通过描绘将军和士兵出征的场景,展现了战争的紧张与残酷。首句“兵出塞垣通”直接点明了出征的主题,紧接着“金鞭指铁骢”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出将军的威严与战马的强壮,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激昂的气氛。
“将军下天上,杀气绕湟中”这两句中,将军的形象几乎被神化,仿佛他是天降的战神,四周弥漫的杀气则暗示着战争的迫近。后面的句子则转向了士兵的角色,强调他们在遥远的边疆守卫,面对秋天的号角与鼓声,时刻准备迎接战斗。
最后一句“匈奴犹未灭,何处欲输忠”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匈奴的威胁犹存,使得士兵的忠诚与牺牲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结尾不仅点明了战争的持续性,也引发了对忠诚与牺牲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精炼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了边疆的壮丽与战争的惨烈,传达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对士兵的敬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饱含激情的时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兵出塞垣通:士兵们从边塞的城墙出发,准备出征,显示出出征的紧迫感。
- 金鞭指铁骢:用金鞭指挥强壮的战马,象征着将军的威严与士兵的纪律。
- 将军下天上:将军像天神一样降临,强调了他的重要地位和威严。
- 杀气绕湟中:四周弥漫着战争的气息,暗示即将到来的战斗。
- 受命边沙远:士兵们接受命令,被派往遥远的边境,表明他们的职责与使命感。
- 防秋鼓角雄:秋天的号角声响起,象征着战争的号召和警觉。
- 匈奴犹未灭:敌人匈奴仍未被消灭,暗示战争的持续性与艰难。
- 何处欲输忠:在敌人尚未被消灭的情况下,士兵的忠诚又该如何体现,发人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将军比作“天上”,强调其神圣与威严。
- 对仗:如“金鞭指铁骢”,形成对称的美感,增强诗的节奏感。
- 象征:秋天的号角与鼓声象征着战争的召唤与警戒。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忠诚,强调了国家安危的重要性以及对士人忠诚的期待。通过对边关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传达出一种悲壮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塞:象征着国家的边防与安全。
- 金鞭:象征着指挥与威严,代表了军事的力量。
- 铁骢:象征着强壮与勇敢,代表了战士的精神。
- 杀气:象征着战争的氛围,传达出紧张感。
- 鼓角:象征着战斗的号召,提醒士兵准备迎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金鞭指铁骢”意指什么? A. 指挥战马
B. 形容士兵的勇敢
C. 描述战争的残酷 -
“匈奴犹未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战争的期待
B. 对国家安全的忧虑
C. 对敌人的轻视 -
诗中提到的“秋鼓角雄”是指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战争的号角声
C. 士兵的士气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同样描写边塞的战争,表现了士兵的英勇与牺牲。
- 高适《别董大》: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国家的忠诚。
诗词对比
- 《出塞》与《出塞三首 其二》:两者都以边塞为题材,前者更侧重于士兵的英勇,后者则强调了战争的紧迫与国家的安危。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融入了历史感与对国家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