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题岫禅师房》

时间: 2025-01-17 10:17:00

朝朝声磬罢,章子扫藤阴。

花过少游客,日长无事心。

回山闭院直,落水下桥深。

安得开方便,容身老此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夏日题岫禅师房
作者: 喻凫 〔唐代〕

朝朝声磬罢,章子扫藤阴。
花过少游客,日长无事心。
回山闭院直,落水下桥深。
安得开方便,容身老此林。

白话文翻译:

每天早晨钟声响起后,章子(僧侣)在阴凉的藤蔓下打扫。
花儿盛开时,游人却很少,漫长的日子里心中无事。
山回水转,院子封闭得很直,水流落下桥面也深。
我该如何才能打开方便之门,安然地在这林中老去呢?

注释:

  • 声磬:寺院中敲响的钟声,表示早晨的开始,象征清晨的宁静。
  • 章子:指僧侣或和尚。
  • 扫藤阴:在藤蔓的阴影下打扫,描绘出一种清幽的环境。
  • 花过少游客:指花儿盛开时,来访的游人却寥寥无几,反映出一种孤寂。
  • 回山闭院直:山环绕院子,深邃而封闭,体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 落水下桥深:水流落下桥的声音,增添了环境的幽静。
  • 安得开方便:希望能有个方便的出路,寻找一处安身之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喻凫,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新淡雅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致和表达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许多人追求隐居生活,以逃避世俗的纷扰。诗人可能是在某个隐蔽的山间寺院中,感受到宁静与孤寂,因而写下这首诗,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安宁的渴望。

诗歌鉴赏:

《夏日题岫禅师房》以其清新雅致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山中寺院的安静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的“朝朝声磬罢”,既是对清晨钟声的描绘,也隐含了对日常生活的感悟,钟声响起和停止,似乎在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接着,诗人用“章子扫藤阴”展现了僧侣的日常生活,暗示了这里的宁静与幽雅。

“花过少游客”一句,表现了独自享受自然的孤独,花开的美丽却无人欣赏,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后的“日长无事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无聊,时间的漫长让人感到空虚。接下来的两句“回山闭院直,落水下桥深”,描绘了山环水绕的幽静环境,营造出一种封闭之感,暗示了人与世隔绝的状态。

最后一句“安得开方便,容身老此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栖居地的渴望,以及在这片静谧的林中安然老去的愿望,反映出对自然的归属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充分展示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朝声磬罢:每天早晨寺院的钟声响起,暗示日常的开始。
  2. 章子扫藤阴:僧侣在阴凉的地方打扫,体现出一种平静的生活状态。
  3. 花过少游客:花儿盛开,但游人却很少,反映出孤独。
  4. 日长无事心:漫长的日子里内心感到无所事事,流露出淡淡的无聊。
  5. 回山闭院直:山环绕着院子,显得封闭,强调隐逸的环境。
  6. 落水下桥深:水流深而幽静,增添了环境的宁静。
  7. 安得开方便:希望能够找到出路,寻找安身之处。
  8. 容身老此林:愿意在这片林中安然老去,体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寺院的生活与自然的景色进行比喻,突显内心的宁静。
  • 对仗:如“回山闭院直,落水下桥深”,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花、藤、山水等自然意象,展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山中寺院的宁静氛围,表达了对现实纷扰的逃避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声磬:象征寺院的清晨,传达了宁静与安详。
  2. 藤阴:代表自然的阴凉,表达了避暑的舒适与隐秘。
  3. :象征美好,却也反映出孤独。
  4. :象征封闭与隐逸,代表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5. :流动的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声磬”指的是什么? A. 钟声
    B. 风声
    C. 水声
    D. 鸟鸣

  2. “花过少游客”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失落
    D. 平静

  3. 诗中提到的“山回水转”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繁华
    B. 生活的忙碌
    C. 隐逸的环境
    D. 友情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终南山》——祖咏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杂诗》和喻凫的《夏日题岫禅师房》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交融,而喻凫的诗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孤独感。两首诗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王维的诗歌更为丰盈,富有哲理,而喻凫的则更显清淡与雅致。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及其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