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贾逵诗》

时间: 2025-01-04 07:08:05

摛藻扬晖,如山如云。

世有令闻,以迄于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摛藻扬晖,如山如云。
世有令闻,以迄于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贾逵的赞美,形容他的才华如同山川云海般壮丽;世间有美好的名声,最终都能传到您的耳中。

注释:

  • 摛藻:意为用文字来抒发情感,形容文采斐然。
  • 扬晖:比喻发光发热,形容才华的显露与传播。
  • 如山如云:比喻壮丽的景象,表达事物的高大与美好。
  • 令闻:美好的声誉,形容人们的赞誉。
  • 以迄于君:最终能够传达到您这里,表达对贾逵的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珍,生活在两汉时期,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作为当时的文人,他的作品多以赞美和抒怀为主,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刘珍对贾逵的赞美之际,表达了对其文才和影响力的欣赏。贾逵在历史上以其才华和品德受到后人尊敬,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望和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现了贾逵的才华与声誉。开头的“摛藻扬晖”给读者带来一种文采飞扬的印象,作者通过这一比喻,强调了贾逵在文学上的成就与光辉。接下来的“如山如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美好形象,暗含贾逵的品德和气质如同巍峨的山峰和变幻的云彩,给人一种高远、广阔的感觉。最后两句“世有令闻,以迄于君”则表明了贾逵的声名远播,作者表达了对贾逵的崇敬与赞美,也反映了当时对才子佳人的一种社会认同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为丰富,语言上凝练而富有节奏感,能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贾逵深厚的敬意与赞美之情。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贾逵的文采和声誉,也能体会到社会对人才的尊重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摛藻扬晖:诗人用“摛藻”形容贾逵的才华,强调其文学成就;“扬晖”则暗示其影响力在社会上散发光芒。
  2. 如山如云:以自然景象比喻贾逵的伟大与超凡,传达出一种崇高的美感。
  3. 世有令闻:诗人指出贾逵的名声广为流传,体现出对其成就的认可。
  4. 以迄于君:最终这些美好的声誉都将传达到贾逵本人,显示出诗人对其的敬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贾逵的才华比作“山”和“云”,增强了形象感与气势。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既有美感又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在赞美贾逵的才华和声誉,表达了对他深厚的敬意和对社会人才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稳重、高大和崇高的品德。
  • :象征着灵动、变化和诗意的自由。
  • :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表现出贾逵的影响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贾逵的才华被比作什么?
    A. 水 B. 火 C. 山和云 D. 星辰
    答案:C

  2. “世有令闻”中的“令”指的是什么?
    A. 听众 B. 名声 C. 才华 D. 朋友
    答案:B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D. 反问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比较刘珍的《赞贾逵诗》与王之涣的《登高》,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赞美,但刘珍更侧重于对贾逵个人才华的颂扬,而王之涣则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和自然风光的描绘,显示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汉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