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风碎助潮声急,竹露零添涧水流。
白话文翻译
松树间的风声与潮水的急促声交融在一起,竹子上的露珠滴落,增加了溪水的流动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象征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 碎助:碎裂的声音,助长了潮水的急促感。
- 潮声急:潮水的声音急促,传达出一种紧迫感。
- 竹露:竹子上的露水,清晨的露水滴落。
- 零添:滴落的声音,增加了涧水的流动感。
- 涧水流:山涧中的水流,象征自然的流动和生命力。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松和竹都是古代文人所喜爱的植物,常常象征高洁与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白居易游历杭州时的所感所写。杭州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诗人在此地的经历促使他创作出描绘自然美的诗篇。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杭州景致》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杭州自然景色的生动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开头的“松风碎助潮声急”描绘了松树间风声与潮水声的交响,创造出一种动感与和谐的氛围。松树的风声与潮水的急促声相互交融,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活力与节奏。
接下来的“竹露零添涧水流”则描绘了清晨竹叶上的露水滴落,增加了涧水的流动声。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腻的观察能力,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竹子与溪水的结合,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清新与纯净。
整首诗运用简洁的语言,通过富有音乐感的对仗构造,展现了杭州的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对自然的细腻描绘,既是对外在景致的感知,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温柔流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松风碎助潮声急:松树间的风声轻盈而清脆,像是碎片般的音符,与潮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紧迫而动感的景象。
- 竹露零添涧水流:竹叶上的露珠滴落,清脆的声响增添了山涧水流的声音,表现出一种生动和灵动的自然气息。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美感。
- 联想: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读者对宁静、和谐的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着自然的宁静。
- 竹:代表着清新与灵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纯净。
- 潮: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传达出自然的力量。
- 涧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与流动,体现了自然的生生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松风”与哪种声音交融在一起? A. 雨声
B. 潮声
C. 鸟鸣
D. 雷声 -
“竹露零添涧水流”中的“零”指的是什么? A. 雨水
B. 露水滴落的声音
C. 风声
D. 水流声 -
诗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什么情感? A. 恨
B. 爱
C. 忘
D. 嫉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多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白居易的《杭州景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王维的诗句更加沉静,强调内心的宁静,而白居易则通过动态的自然景象展现了生命的活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