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西沽看桃花》

时间: 2025-01-14 19:18:05

此地曾经小住,重来直似还家。

紫泥新涨柳生芽。

旧时春意思,浅水数声蛙。

莫是情怀渐好,长郊远冒风沙。

蔬疏落落两堤花。

莫嫌花太瘦,只此已亏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西沽看桃花
作者: 顾随 〔近代〕

此地曾经小住,重来直似还家。
紫泥新涨柳生芽。
旧时春意思,浅水数声蛙。
莫是情怀渐好,长郊远冒风沙。
蔬疏落落两堤花。
莫嫌花太瘦,只此已亏他。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这里小住过,如今再来感觉仿佛回到了家。
新涨的紫泥里,柳树发出了新芽。
以前的春天的感觉,又似乎回到了我的心中,
浅水边传来几声蛙鸣。
难道是我的情怀渐渐变得美好,
在远方的郊外迎着风沙?
两岸的花朵稀疏而零落。
不要嫌弃花儿太瘦,只要这已足够美丽。

注释:

  • 小住:短暂居住。
  • 紫泥:指带有紫色泥土的地方,象征丰饶的土地。
  • 生芽:指植物发芽,表示春天的到来。
  • 浅水:指水位较低的地方,生动描绘出春天的气息。
  • 情怀渐好:情感和心境逐渐变得好。
  • 长郊:远处的郊外。
  • 蔬疏落落:指花草稀疏而散落的样子。
  • 亏他:原意为辜负,表示对花的自谦。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典故,但“桃花”常被用作春天和爱情的象征。在古典文学中,桃花常与美好的记忆、青春和情感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4-1972),字惟愚,号青卉,江苏扬州人,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及教育家。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学识而著称,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顾随在西沽时,春天的到来让他忆起往昔的生活,感受到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共鸣,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土的眷恋。

诗歌鉴赏:

《临江仙 西沽看桃花》是一首描绘春天自然景象与人内心情感交融的诗作。诗的开头以“此地曾经小住,重来直似还家”引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诗中“紫泥新涨柳生芽”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象征着希望和新生。随后的“旧时春意思,浅水数声蛙”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宁静与雅致,蛙声成了春天的乐曲,唤起了诗人心底的温暖回忆。

在情感的流露上,诗人通过“莫是情怀渐好,长郊远冒风沙”来表达自己经历的风沙与岁月的变迁,反映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两句“蔬疏落落两堤花”则揭示了花朵的稀疏,或许暗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理解——“莫嫌花太瘦,只此已亏他”,即使花朵不够繁盛,但它的存在依然值得欣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情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地曾经小住,重来直似还家:表达了对曾经居所的亲切感,重返故地的温暖情感。
  2. 紫泥新涨柳生芽:描绘春天的生机,紫泥暗示着丰饶的土壤。
  3. 旧时春意思,浅水数声蛙:唤起往昔春天的回忆,蛙声增添了春意。
  4. 莫是情怀渐好,长郊远冒风沙:反映了诗人对于情感变化的思考,面对自然的艰难。
  5. 蔬疏落落两堤花:描绘两岸花朵稀疏的景象,传达一种美的享受。
  6. 莫嫌花太瘦,只此已亏他:自谦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强调即使不完美也值得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意象。
  • 对仗:如“蔬疏落落”和“长郊远冒”,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拟人:通过生动的描绘,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以春天的桃花为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桃花:象征春天与爱情。
  2. 柳芽:代表新生与希望。
  3. 蛙声:自然的声音,象征宁静与春意。
  4. 风沙:代表生命中的艰辛与挑战。
  5. :象征美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泥”象征什么? A. 干枯的土地
    B. 丰饶的土壤
    C. 石头
    D. 沙土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思念? A. 自然风景
    B. 亲人
    C. 过去的生活
    D. 朋友

  3. 诗的最后一句“莫嫌花太瘦”的意思是什么? A. 花不够美丽
    B. 花值得珍惜
    C. 花太多了
    D. 花已经凋谢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顾随的《临江仙 西沽看桃花》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和往昔的思念,但顾随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流露,而李白则更直接地表达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共同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顾随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