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双荔堂前呼大撇》

时间: 2025-01-01 14:05:28

双荔堂前呼大撇,蚪枝看取垂垂。

帝怜尘土著冰姿。

故教冻雨过,浴出万红衣。

绿幄赬圆高下处,中含玉色清夷。

涴人应笑太真肥。

破除千古恨,须待谪仙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荔堂前呼大撇,
蚪枝看取垂垂。
帝怜尘土著冰姿,
故教冻雨过,浴出万红衣。
绿幄赬圆高下处,中含玉色清夷。
涴人应笑太真肥。
破除千古恨,须待谪仙诗。

白话文翻译:

在双荔堂前呼唤着微风,
看那细长的蚪枝垂下来。
天帝怜悯尘世,赋予冰冷的姿态,
所以让冻雨过去,洗涤出万种红衣。
在这绿幕和红色的圆润之处,
中间藏着清丽的玉色。
那些浊世的人们应该笑着说,太真(王嫱)太丰腴了。
要想消除千古的怨恨,
还需等待谪仙的诗篇。

注释:

  • 双荔堂:指一种环境或场所,可能是指盛开荔枝的地方。
  • 大撇:指微风或轻风,带有一种轻柔的感觉。
  • 蚪枝:指小树枝,可能用来形容树木的柔软。
  • :指天帝或上天。
  • 万红衣:指盛开的红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涴人:指那些沉浸在尘世中的人。
  • 太真:指王嫱,古代美人的代称,代表美丽与丰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宋代诗人,字元亨,号清真,晚号画舫。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常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借助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世间情感的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鉴赏:

《临江仙·双荔堂前呼大撇》是一首描绘春天美好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生命的生机与美丽。开头两句“双荔堂前呼大撇,蚪枝看取垂垂”,以生动的画面感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春日场景。诗人用“呼大撇”形象地表现了春风的轻柔,微风中似乎带着荔枝的香气,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接着,诗人以“帝怜尘土著冰姿”点明了春天的来临,天帝怜悯大地,赋予其新的生命。这种感情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们的期待,而“故教冻雨过,浴出万红衣”则展现了春雨过后万物复苏的景象,红花竞相开放,象征着生命的蓬勃。

后两句“破除千古恨,须待谪仙诗”,将诗意推向更高层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诗人期待通过艺术的力量,能够消解历史的怨恨,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诗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世间情感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哲理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荔堂前呼大撇:描绘春风轻拂的场景,双荔堂前的景象。
  2. 蚪枝看取垂垂:细小的树枝垂下,生机勃勃。
  3. 帝怜尘土著冰姿:上天怜悯尘世,赋予冰冷的姿态,象征春天的来临。
  4. 故教冻雨过,浴出万红衣:春雨洗净大地,万花盛开,象征新生。
  5. 绿幄赬圆高下处,中含玉色清夷:绿叶和红花交相辉映,象征美丽。
  6. 涴人应笑太真肥:指美丽的女性形象,表达对美的欣赏。
  7. 破除千古恨,须待谪仙诗:期待通过诗歌消除怨恨,寻求心灵的平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得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美好的向往,同时寄托了对历史怨恨的思考。诗人通过艺术的力量,期待消解过去的苦痛,寻求内心的平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荔:象征着富饶与生命。
  • 春风:代表新的生命与希望。
  • 万红衣:象征着繁华与美丽。
  • 涴人:代表沉浸在尘世中的人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双荔堂前呼大撇”中的“双荔”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果树
    C. 一种建筑
    D. 一种动物

  2. 诗中提到的“万红衣”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冬天的寒冷
    C. 古代的衣服
    D. 过去的怨恨

  3. “破除千古恨,须待谪仙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的向往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历史的怨恨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李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亦有春天的生机,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表达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可以深入理解《临江仙·双荔堂前呼大撇》的意蕴,还能在与其他诗作的比较中,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