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五首 其一》
时间: 2024-09-19 22:07: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作五首 其一
作者: 贯休 〔唐代〕
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
谁信鬓上丝,茎茎出蚕腹。
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
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
一春膏血尽,岂止应王赋。
如何酷吏酷,尽为搜将去。
蚕蛾为蝶飞,伪叶空满枝。
冤梭与恨机,一见一沾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谁会相信内心的火焰会如此旺盛,竟能烧毁一个大国?谁会相信鬓发上的白丝,都是从蚕的腹中长出来的?我曾听说养蚕的妇女,对于桑树的种植并不太懂。她们在树下害怕蚕儿饥饿,孩子哭闹时也顾不上。整整一个春天的血汗都耗尽,难道仅仅是为了应付王赋的征税?那些酷吏是如何残酷的,尽是为了搜刮民财。蚕蛾变成了蝴蝶,虚假的叶子满树都是。冤屈的丝线与仇恨的机缘,初见时便沾染了衣服。
注释
- 心火:指内心的激情或欲望。
- 鬓上丝:白发,象征年老或忧愁。
- 养蚕妇:养蚕的女性,暗指辛劳的农妇。
- 上桑树:指种植桑树,养蚕的基础。
- 膏血尽:辛勤的血汗耗尽。
- 王赋:指王的征税,意指沉重的赋税。
- 酷吏:指残酷的官吏。
- 蚕蛾为蝶飞:蚕变成蛾,象征无常和变化。
- 冤梭与恨机:冤屈的丝线与仇恨的机缘,象征复杂的情感纠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字子休,号元休,唐代诗人,卒年不详。他以个性洒脱、作品风格独特著称,尤以诗歌和散文见长。贯休的诗歌常常融汇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善于用诗词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赋税沉重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蚕的隐喻,揭示了农民的辛劳与社会的不公,表现了对生活苦难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贯休的《偶作五首 其一》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社会现实,诗中蕴含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与对权力的控诉。开篇“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以反问的形式引出主题,强调内心的激情和欲望虽多,最终却可能导致毁灭。接着提到养蚕妇的辛劳,意在表现底层人民的无知与无奈,暗示她们虽然辛勤劳动,却未必能改变命运。
“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展示了养蚕妇在困境中的无助,孩子的哭闹也无法引起她的关注,突显了生活的艰辛。诗中“膏血尽,岂止应王赋”一句,表达了对赋税的无奈与不满,显现出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强烈反感。
最后“冤梭与恨机”,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压迫结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充满痛苦与无奈的社会图景。贯休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将社会的黑暗与个体的悲惨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悲悯而又愤怒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质疑内心的欲望是否真能摧毁一切。
- 谁信鬓上丝,茎茎出蚕腹:用蚕的隐喻表现老去与辛劳。
- 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揭示养蚕妇在生活中缺乏知识。
- 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描绘养蚕妇的无奈与无助。
- 一春膏血尽,岂止应王赋:强调生活的艰辛与赋税的沉重。
- 如何酷吏酷,尽为搜将去:对权力与官吏的控诉。
- 蚕蛾为蝶飞,伪叶空满枝:象征无常与虚伪的外表。
- 冤梭与恨机,一见一沾衣:表达情感与命运的纠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蚕与人生困境相联系。
- 对仗:诗句间的平行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引发读者思考,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小人物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体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权力的控诉和对生活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心火:象征内心的激情与欲望。
- 蚕:代表辛勤劳动与无奈命运。
- 酷吏:象征权力的压迫。
- 冤梭:象征冤屈与情感的纠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养蚕妇”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知识渊博
- B. 辛劳与无奈
- C. 富裕生活
- 答案:B
-
填空题:诗中提到“膏血尽,岂止应__”,表达了对赋税的无奈。
- 答案:王赋
-
判断题:贯休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 答案: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贯休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社会动荡与个人苦难,但贯休更侧重于对个体辛劳的深刻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贯休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