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06 11:57:14意思解释
鹧鸪天
作者: 晁端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圣泽昭天下漏泉。
君王慈孝自天然。
四民有养跻仁寿,
九族咸亲迈古先。
歌舜日,咏尧年。
竞翻玉管播朱弦。
须知大观崇宁事,
不愧生民下武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圣明的恩泽洒向天下,君主的慈爱与孝道自然流露。四民都能得到养活,享受仁慈与长寿,九族亲属都能和睦相处,超越古代的先贤。歌颂舜帝的德行,吟咏尧帝的年华,乐曲在空中流转,宛如玉管的音乐,朱弦的琴声。我们应该知道大观和崇宁的伟大事业,不愧于生民的下武篇章。
注释:
- 圣泽: 指圣明的恩泽。
- 漏泉: 泉水流出,象征着恩泽的流布。
- 四民: 指士、农、工、商四个阶层。
- 仁寿: 仁慈与长寿。
- 九族: 指祖辈和亲戚。
- 歌舜日,咏尧年: 赞美舜帝和尧帝的贤德和治国之道。
- 玉管: 比喻乐器,象征音乐的优美。
- 朱弦: 指红色的弦乐器,象征欢快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端礼,字允和,号白石,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诗词风格清新、意境高远而著称。晁端礼的作品多涉及政治抒怀,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鹧鸪天》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安定繁荣之时,诗人借此吟咏古代圣君的德行,表达对君主仁政的赞美,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良好治国理念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描绘理想中的政治局面,展示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国家强盛的美好期许。开篇以“圣泽昭天下漏泉”设定了宏伟的背景,暗示君主的德行如泉水般滋润万民,接着通过“君王慈孝自天然”强调君主应具备的仁爱之心。诗中提到的“四民有养跻仁寿”,展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安逸与幸福,反映出诗人希望实现“人人有所养”的理想社会。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歌舜日,咏尧年”展示了对古代贤君的歌颂,意在激励当代统治者效仿,继承与发扬古代的治国理政之道。最后,诗人以“须知大观崇宁事”总结,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惜现状,展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自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贤君治国理念的推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泽昭天下漏泉: 描绘了皇帝的恩泽如泉水般流遍天下,象征着仁政。
- 君王慈孝自天然: 君主的慈爱与孝道是其自然的品质。
- 四民有养跻仁寿: 描述四个阶层的民众都能得到良好的生活,享受仁爱和长寿。
- 九族咸亲迈古先: 亲属之间和睦相处,超过了古代的贤人。
- 歌舜日,咏尧年: 赞美古代圣贤的治国智慧和美德。
- 竞翻玉管播朱弦: 音乐在空中回荡,象征繁荣的文化生活。
- 须知大观崇宁事: 提醒人们关注国家的盛事。
- 不愧生民下武篇: 诗人强调对生民的责任,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
修辞手法:
- 比喻: “圣泽”比喻君主的恩泽,形象生动。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工整,使用了多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用典: 引用舜、尧的历史,增强了诗的文化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歌颂君主的仁政为主题,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强调了历史经验的重要性,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泽: 象征君主的恩德,代表着良好的统治。
- 四民: 体现社会的各个阶层,代表民众的福祉。
- 歌舜日、咏尧年: 代表古代的理想治国理念,象征着智慧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四民”指的是哪四个阶层? A. 士、农、工、商
B. 士、医、农、商
C. 文、武、农、商
D. 士、女、工、商 -
“歌舜日,咏尧年”中的“舜”和“尧”代表了什么? A. 古代的贤君
B. 当代的君主
C. 诗人
D. 诗的意象 -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个人荣华
B. 和谐社会与良好治国
C. 战争胜利
D. 自然风光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晁端礼 vs. 杜甫: 晁的《鹧鸪天》强调了理想国家的美好,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国家的不同思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