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蒲州逍遥楼》
时间: 2025-01-04 09:20: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
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
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
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
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
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
白话文翻译:
长长的榆树下,恰似烟火熄灭,高高的柳树旁,风静尘埃不动。
我在这里卜卦征途,以巡游九洛,展望希望出发于三秦。
往日这里是潜藏的龙,现在却已成为高升的星辰。
安宁的时代乘着大道畅通,随意欣赏着遇到的春光。
黄河将土地分开,飞翔的观景台连接着天津。
一览无余的美好景色,千年之后仍然如同神灵般肃穆。
注释:
- 长榆:长长的榆树,象征着安宁和静谧。
- 息烽火:熄灭的烟火,寓意战争的结束或平静的环境。
- 九洛:指洛阳、九州等地,象征着广阔的征途。
- 三秦:今陕西地区,代表着历史文化的深厚。
- 潜龙:指潜伏的龙,象征着未被发掘的潜力。
- 上理辰:比喻高升的重要时刻。
- 道泰:大道畅通,代表着时局的平稳。
- 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分地络即地形复杂。
典故解析:
- 潜龙:出自《易经》,象征着未被发掘的潜力与机遇。
- 三秦:历史上三秦是指秦国的三个部分,象征着繁荣与富饶的土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年-762年),即唐玄宗,唐朝著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是唐代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李隆基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也是诗人,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隆基晚年,他在蒲州登楼时,回忆起往昔盛世的繁华,同时感叹时局的安宁与自身的地位。
诗歌鉴赏:
《登蒲州逍遥楼》描绘了李隆基在自然景观中的感悟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中以榆树、柳树的静谧引入,暗示着安定的时代。接着以“卜征巡九洛,展豫出三秦”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向往,同时也隐喻了他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对于“昔是潜龙地,今为上理辰”的感慨,读者不仅能体会到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思索,也能感受到他个人命运的起伏。
诗中“时平乘道泰,聊赏遇年春”的描写,展示了李隆基对和平盛世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享受。“黄河分地络,飞观接天津”则生动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的交融。最后一句“一览遗芳翰,千载肃如神”更是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赞美。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李隆基作为诗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造诣。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观察,诗人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唐代文化的盛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榆息烽火:榆树下宁静,象征着安宁的生活。
- 高柳静风尘:高高的柳树在静谧的风中,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卜征巡九洛:在这里占卜行程,象征探索未来的决心。
- 展豫出三秦:展望千里,指向繁荣的三秦大地。
- 昔是潜龙地:过去是潜藏的龙,暗示着巨大的潜能和希望。
- 今为上理辰:如今已是高升的星辰,表明了成就与辉煌。
- 时平乘道泰:在和平的时代享受安宁。
- 聊赏遇年春:随意欣赏春天的美好,代表着生活的惬意。
- 黄河分地络:黄河的蜿蜒分开了各地,象征着中华大地的辽阔。
- 飞观接天津:高处的观景台可见天津,形象生动。
- 一览遗芳翰:一览无余的美景让人感慨。
- 千载肃如神:千年流传的景色依然让人肃然起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潜龙比作未被发掘的潜力,暗含深意。
- 对仗:如“长榆息烽火,高柳静风尘”,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 意象:通过自然景观传达情感,创造出诗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希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体现了李隆基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深邃与作为诗人的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榆:象征着安宁、长久。
- 柳:象征柔韧与生命力。
- 黄河:象征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源泉。
- 潜龙:象征未被发掘的潜能与机会。
- 春:代表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九洛”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洛阳
- B. 天津
- C. 北京
- D. 成都
-
“昔是潜龙地”中潜龙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和平
- B. 潜力
- C. 美好
- D. 富饶
-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悲伤
- B. 希望
- C. 愤怒
- D. 迷茫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通过登楼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哲理,景色的描绘更加直接而雄浑。
- 杜甫《望岳》: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崇敬与壮丽景色的描绘,但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隆基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为《登蒲州逍遥楼》的详细解析,涵盖了诗的内容、背景、鉴赏及相关测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