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说巡边》
时间: 2025-01-19 19:03:0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张说巡边
作者: 李隆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端拱复垂裳,长怀御远方。
股肱申教义,戈剑靖要荒。
命将绥边服,雄图出庙堂。
三台入武帐,八座起文昌。
宝胄匡韩主,华宗辅汉王。
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
尽节恢时佐,输诚御寇场。
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
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
云台先著美,今日更贻芳。
白话文翻译:
整齐地穿着衣裳,心中常怀对远方的思念。
辅佐君主申明教义,武器安抚边疆的荒凉。
命令将领安定边境,雄心壮志在庙堂之上。
三台星辰入武将营帐,八座文昌星升起。
宝贵的子孙辅佐韩王,华夏的宗族帮助汉王。
茂先对博学感到惭愧,平子对文章表示谢意。
尽心尽力恢复国家的盛世,真诚地捍卫边疆的战场。
三军在朔方的野外集结,四匹马即将出征。
鼓声和乐声震慑夷狄,旌旗在洛阳的上空飞扬。
云台星先前显赫美名,今天更为后人所传颂。
注释:
- 端拱:整齐、端庄的姿态。
- 长怀:长久地怀念。
- 股肱:指辅佐君主的臣子。
- 绥边:安抚边疆,保持安宁。
- 雄图:宏伟的计划或志向。
- 三台、八座:古代星宿名,象征着吉祥与权势。
- 宝胄:指贵族或有权势的人。
- 匡:辅佐、帮助。
- 尽节:尽心尽力。
- 御寇:抵御外敌。
- 鼓吹、旌轩:指军事的鼓声和旗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第六位皇帝,年号开元,时人称为“唐明皇”。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尤其是音乐与舞蹈方面,盛行于世。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隆基在位期间,张说被任命为边疆的巡边官员,诗中表达了对张说出征的祝福与期盼,希望他能安抚边疆,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诗歌鉴赏:
《送张说巡边》表现了作者对张说的欣赏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气势,开篇以“端拱复垂裳”来描绘一种庄重的仪态,诗中反复提及的“股肱”“戈剑”等词汇,展现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与思考。李隆基在诗中表达了对张说的重托,寄托了他对国家安定的期许和对边疆将士的关心。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如“三台入武帐,八座起文昌”,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叠加感,还暗示了国家的繁荣与文治武功的结合。李隆基在诗中展示了自己作为皇帝的胸怀与责任感,以此激励张说在边疆的工作。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激昂豪迈的,充分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精神风貌。诗末“今日更贻芳”一句,既是对张说的赞美,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端拱复垂裳:描述威仪,体现出对出征者的尊重与期待。
- 长怀御远方:表达了对国家边疆的关心与思念。
- 股肱申教义:强调辅佐君主的重要性与责任。
- 戈剑靖要荒:提到武器的必要性,强调保卫国家的决心。
- 命将绥边服:下达安抚边疆的命令,显示作者的权威。
- 雄图出庙堂:表达了治国理政的宏伟志向。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大多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三台入武帐,八座起文昌”。
- 比喻:将历史人物与场景结合,增强诗的历史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边疆将士的祝福以及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股肱:象征着辅佐君主的忠臣。
- 戈剑:代表战争与防御。
- 三军:象征国家的士兵,展现出军队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股肱”指的是什么?
- A. 辅佐君主的臣子
- B. 武器
- C. 边疆
- D. 皇帝
-
李隆基在诗中希望张说完成什么任务?
- A. 旅游
- B. 安抚边疆
- C. 诗歌创作
- D. 学习文辞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兵车行》
诗词对比:
可对比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怀,而李隆基则关注国家大事与责任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李隆基与唐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