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旧有园林新近开,凿池培址遂成台。台颠纵有蒙笼处,不碍遥山次第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旧有的园林最近被重新开辟,通过挖掘池塘和培土筑基,最终建成了一座高台。即使高台顶端有些朦胧不清的地方,也不妨碍远处的山峦依次映入眼帘。
注释:
- 旧有:原有的,已经存在的。
- 园林:种植花草树木的园地,通常指私人或公共的花园。
- 新近开:最近被重新开辟或改造。
- 凿池:挖掘池塘。
- 培址:培土筑基,指建造基础。
- 遂成台:于是建成了高台。
- 台颠:高台的顶端。
- 蒙笼:朦胧不清,模糊的样子。
- 不碍:不妨碍。
- 遥山:远处的山峦。
- 次第来:依次出现,一个接一个地映入眼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隐居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园林改造的喜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晚年隐居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园林改造的喜悦。通过描述园林的改造和新建的高台,诗人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以及对远山美景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园林改造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旧有园林新近开”一句,既表达了园林的历史感,又体现了改造的新鲜感。“凿池培址遂成台”则具体描绘了改造的过程,通过人工的努力,自然景观得到了新的生命。最后两句“台颠纵有蒙笼处,不碍遥山次第来”,诗人以远山为背景,表达了即使在高台顶端有些朦胧不清的地方,也不妨碍远处的山峦依次映入眼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无限欣赏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有园林新近开”:这句诗表达了园林的历史感和改造的新鲜感,旧有的园林经过新的开辟,焕发出新的生机。
- “凿池培址遂成台”:这句诗具体描绘了改造的过程,通过挖掘池塘和培土筑基,最终建成了高台,展现了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台颠纵有蒙笼处”:这句诗描述了高台顶端有些朦胧不清的地方,但并不影响整体的观感。
- “不碍遥山次第来”:这句诗以远山为背景,表达了即使在高台顶端有些朦胧不清的地方,也不妨碍远处的山峦依次映入眼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无限欣赏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诗中“旧有园林新近开”中的“开”字,赋予了园林以人的动作,使其显得生动活泼。
- 对仗:诗中“台颠纵有蒙笼处,不碍遥山次第来”中的“蒙笼处”与“次第来”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展现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无限欣赏和向往。通过描述园林的改造和新建的高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园林:象征着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
- 高台:象征着人工的努力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
- 遥山:象征着自然的美景和诗人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旧有园林”是指什么? A. 一个新的园林 B. 一个已经存在的园林 C. 一个废弃的园林 D. 一个被改造的园林
-
诗中“凿池培址遂成台”描述的是什么过程? A. 园林的改造 B. 园林的废弃 C. 园林的扩建 D. 园林的维护
-
诗中“不碍遥山次第来”表达了什么? A. 对远山的恐惧 B. 对远山的忽视 C. 对远山的欣赏 D. 对远山的厌恶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呈折子明丈十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但赵蕃的诗更侧重于园林的改造和新建的高台,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山居的宁静和秋日的景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全面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赵蕃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