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八日诣草堂不遇舟中录记》
时间: 2025-01-04 06:09:11意思解释
正月八日诣草堂不遇舟中录记
原文展示:
鼓枻溪头动晓行,
衣裳润浥露华清。
东风移帆浪花起,
幽鸟避人霜羽轻。
片玉峰寒松倚秀,
草堂春早柳含情。
山人领鹤之何处,
惆怅归来雨满城。
白话文翻译:
在溪头轻轻划动船桨,晨曦中出发而行,
衣服沾满了晨露,清新而湿润。
东风吹动帆船,浪花荡漾,
幽静的鸟儿因避开人而轻轻展翅飞翔。
如玉般的寒峰与松树相依显得秀丽,
草堂的春天早早来临,柳树含情脉脉。
这位山人带着仙鹤去往何方呢?
我心中惆怅,归来时雨水满城。
注释:
- 鼓枻:划船时用桨划水的动作。
- 润浥:湿润的意思,形容衣服沾了露水。
- 幽鸟:指那些生活在宁静环境中的鸟。
- 片玉峰:形容山峰如同一块玉石,洁白秀丽。
- 草堂:指作者的居所或隐居之地。
- 山人:隐士或山中的人,通常指追求隐逸生活的人。
- 惆怅:忧伤、失落的心情。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山人”常常象征隐士生活,代表一种远离尘世的理想生活。隐士在古代文人中非常受到推崇,常有追求自然和内心宁静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巽,明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正月,正值新春之际,诗人外出游览,寻求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但未能如愿以遇见山中隐士,反映了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诗歌鉴赏:
王巽的《正月八日诣草堂不遇舟中录记》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淡淡的惆怅情绪,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开头几句通过描绘晨曦中的溪水和湿润的衣裳,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随着诗句的深入,细腻的描写又逐渐转向对未能遇见山人这一理想的失落之感。尤其是“惆怅归来雨满城”,在美丽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失落之间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体会到一种深切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整首诗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强调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哲理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鼓枻溪头动晓行:描绘早晨在溪水上划船的情景,感受到清新的氛围。
- 衣裳润浥露华清:衣服因晨露而湿润,进一步渲染出清晨的清新感。
- 东风移帆浪花起:东风吹动船帆,浪花翻起,生动表现出自然的活力。
- 幽鸟避人霜羽轻:鸟儿因避开人而轻快飞翔,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自由的气息。
- 片玉峰寒松倚秀:寒冷的山峰与松树相依,展现出自然的秀美。
- 草堂春早柳含情:草堂中的柳树已经开始发芽,充满春天的情感。
- 山人领鹤之何处:询问那位山人与仙鹤去往何处,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惆怅归来雨满城:最后因未能遇见山人而感到失落,归来的路上雨水淋漓,增添了惆怅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片玉峰”比喻山峰的洁白与美丽。
- 拟人:如“柳含情”,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惆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分析:
- 溪水:象征着流动的时间和生活的变化。
- 晨露:代表着清新与新生,象征着希望。
- 山人:象征着理想的隐逸生活与自由精神。
- 雨:多用于表达情感的忧伤,象征着失落与思念。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片玉峰”指的是什么?
- A. 清澈的溪水
- B. 寒冷的山峰
- C. 轻快的鸟儿
-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都市生活
- B. 隐士生活
- C. 农田生活
- “惆怅归来雨满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
- C. 激动
- 诗中“片玉峰”指的是什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春望》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王巽的这首诗都表现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更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而王巽则侧重于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巽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正月八日诣草堂不遇舟中录记》这首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