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夏五避海氛于秦氏水渠之含晖阁即事成句》
时间: 2025-01-04 06:09: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乡重到月初斜,
觅得深林便作家。
高阁上齐横岸柳,
疏篱曲护小池花。
乱山隐隐围村屋,
流水声声杂纬车。
最是主人情意好,
移樽新晕颊边霞。
几向深公试买山,
碍人芳草不须删。
移花圃畔呼童莳,
踏月溪边送客还。
石砚尘生缘意懒,
萱帷病减觉身闲。
推窗日日登楼望,
思在渔樵半席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提到作者回到故乡,看到初升的月亮,心中感到温暖。随后,诗人找到了一片深林,仿佛在这里找到了归属。高阁上的柳树与小池中的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远处的山隐约包围着村庄,流水声和织布机的声响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生活的气息。最后,诗人表达了主人家的热情好客,以及与友人共饮、赏月的惬意,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注释
- 月初斜:指初升的月亮倾斜的样子,暗示时间的静谧与美好。
- 深林便作家:在深林中找到归属感。
- 高阁:高高的楼阁,象征着高远的视野与情怀。
- 移樽:指移开酒樽,表示饮酒的行为。
- 萱帷:指用萱草做的帷帐,象征着家中的安宁与舒适。
- 渔樵半席间:意指渔夫和樵夫的生活,象征着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维桢,清代诗人,生于晚明,生活在清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展现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癸丑年夏季,诗人因避海而来到秦氏水渠的含晖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时代背景是清代社会相对安定,诗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感受自然的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故乡和自然环境的深情眷恋。诗中夹杂着诗人的生活感受与人情世故,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开篇的“故乡重到月初斜”便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既有时光流转的感慨,又带有对月色的欣赏。接下来的描写如“高阁上齐横岸柳,疏篱曲护小池花”,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田园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流水声和织布机的声音,进一步强化了乡村生活的生动气息,传达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状态。尤其是“最是主人情意好,移樽新晕颊边霞”,更是体现了人际之间的温暖和乡情的浓厚。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充满了诗意的乡愁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乡重到月初斜:重回故乡,看到初升的月亮,感受到亲切的情感。
- 觅得深林便作家:在深林中找到归属,象征着心灵的安宁。
- 高阁上齐横岸柳:高阁上柳树成行,展现出自然的雅致。
- 疏篱曲护小池花:稀疏的篱笆保护着小池塘中的花,描绘了田园的宁静。
- 乱山隐隐围村屋:隐约的山围绕着村庄,体现了一种自然的保护。
- 流水声声杂纬车:流水声与织布机的声音交织,表现了生活的真实与忙碌。
- 最是主人情意好:主人热情好客,体现了人情的温暖。
- 移樽新晕颊边霞:移开酒樽,脸上泛起酒晕,诗人享受生活的乐趣。
- 几向深公试买山:向深公询问买山的事,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 碍人芳草不须删:不需要删除碍眼的芳草,反映诗人对自然的包容。
- 移花圃畔呼童莳:在花圃边叫小孩来种花,展现出生活的亲切。
- 踏月溪边送客还:在月光下送客,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 石砚尘生缘意懒:石砚上沾了尘埃,诗人因懒惰而不去清理,反映出一种悠闲。
- 萱帷病减觉身闲:病痛减轻,感到身体轻松,表现出生活的舒适。
- 推窗日日登楼望:每天推窗登楼,观望四周,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 思在渔樵半席间:思绪在渔夫和樵夫的生活中徘徊,表达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阁上齐横岸柳”,将柳树比作诗人眼中的风景。
- 拟人:流水声与织布机声的交织,赋予声音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际间的温暖与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着宁静与思念。
- 柳:象征柔情与生命力。
- 水:代表着流动的生活与自然的美。
- 花: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故乡重到月初斜”中的“重”字是什么意思? A. 再次
B. 重要
C. 强烈 -
诗人描绘的自然环境主要是? A. 高山
B. 河流与村庄
C. 沙漠 -
诗中提到的“移樽”是指什么? A. 移动酒樽
B. 移动椅子
C. 移动书本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同样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更侧重于隐逸生活的哲理思考;而钱维桢的《癸丑夏五避海氛于秦氏水渠之含晖阁即事》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人际之间的温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钱维桢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读》
- 《中国古代诗词总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