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么令·照人明艳》
时间: 2025-01-19 15:49: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么令·照人明艳
作者:方千里 〔宋代〕
照人明艳,肌雪消繁燠。
娇云慢垂柔领,绀发浓于沐。
微晕红潮一线,拂拂桃腮熟。
群芳难逐。
天香国艳,试比春兰共秋菊。
当时相见恨晚,彼此萦心目。
别后空忆仙姿,路隔吹箫玉。
何处栏干十二,缥缈阳台曲。
佳期重卜。
都将离恨,拚与尊前细留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肌肤如雪,消去夏日的炎热;她柔美的衣领如同轻柔的云彩,乌黑的长发比沐浴后的水更为浓密。她脸上微微泛起红晕,宛如成熟的桃花。众多花朵都难以追赶她的美丽。她的香气和国色天香,试着与春兰和秋菊相提并论。那时见面时恨不得再早些,彼此的心中都萦绕着对方的身影。离别后只能空自怀念那仙女般的姿态,路途遥远,只能听到箫声和玉音。如今不知何处有那十二根栏杆,缥缈的阳台曲折而美丽。希望能够再重聚,纵然离别之恨再重,也要在杯前细细相托。
注释
- 照人明艳:形容女子美丽动人,光彩照人。
- 肌雪:形容肌肤如雪般洁白。
- 繁燠:指夏日的炎热。
- 娇云:形容轻柔的衣领如云彩般柔美。
- 绀发:深黑色的头发。
- 微晕红潮:轻微的红晕,形容脸色的娇媚。
- 桃腮:桃花般的脸颊,形容女性的美丽。
- 天香国艳:指天上和人间的美丽,形容她的香气和美貌。
- 仙姿:形容如仙女般的姿态。
- 栏干十二:指栏杆的数量,可能是一种景观的描绘。
- 缥缈阳台曲:形容阳台如梦幻般的弯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词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意象著称。方千里生活于宋代一个相对开放和繁荣的社会,文化艺术蓬勃发展,词作为当时的流行文体。
创作背景
《六么令·照人明艳》创作于一个充满春意的季节,诗中描绘的女子美丽而动人,表达了词人对美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惆怅。作品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传达了对爱情和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六么令·照人明艳》是一首极具女性美感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女子的绝世容颜与独特气质。开篇“照人明艳,肌雪消繁燠”,以光彩四射的美丽和如雪般的肤色,直接抓住了读者的眼球,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美人图。接下来的描写更是层层递进,描绘了她的衣着、发型、面容,细致入微,让人仿佛能看到那轻柔的衣领和浓密的发丝。
词中不仅赞美了女子的外貌,更通过“群芳难逐”、“天香国艳”等词句,提升了她的地位,将她置于一个超越凡尘的境界。这里的对比手法,突出了她的独特和无与伦比,使得她的美丽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气质和风韵。
情感的转折出现在“当时相见恨晚”,这里流露出一种对错过的遗憾和对彼此深切的思念。“别后空忆仙姿,路隔吹箫玉”描绘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回忆的追忆和对未来重聚的渴望。最后一句“都将离恨,拚与尊前细留嘱”充满了情感的深邃,留下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离别的无奈。
整首词在语言上清新、婉约,同时又充满了细腻的感情,展现了方千里对女性美的敏锐触觉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照人明艳:开篇即点明女子的美丽。
- 肌雪消繁燠:肌肤如雪,消去炎热,表现出女子的清凉与雅致。
- 娇云慢垂柔领:衣领如娇云般柔美。
- 绀发浓于沐:乌黑的头发比沐浴后的水更为浓密。
- 微晕红潮一线:脸上的红晕如桃花般娇嫩。
- 拂拂桃腮熟:形容她的腮红似桃花般娇美。
- 群芳难逐:众多花朵都无法追赶她的美。
- 天香国艳:她的香气和美貌与天上人间的美丽相提并论。
- 试比春兰共秋菊:与兰花和菊花的美丽作比较,显得更为卓越。
- 当时相见恨晚:表达了对相见时机的遗憾。
- 彼此萦心目:彼此的身影在心中萦绕。
- 别后空忆仙姿:离别后只能怀念那如仙女般的姿态。
- 路隔吹箫玉:路途遥远,只能听到箫声。
- 何处栏干十二:不知何处有那美丽的栏杆。
- 缥缈阳台曲:阳台如梦幻般的曲折美丽。
- 佳期重卜:希望能够再重聚。
- 都将离恨,拚与尊前细留嘱:即使离别之恨再重,也要在酒杯前细细相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肌肤比作雪,增强了美感。
- 对仗:如“春兰共秋菊”,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 拟人:如“群芳难逐”,赋予花朵以情感,强调女子的独特。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女子的美丽与离别的惆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爱情的珍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艳:象征着美丽与活力。
- 肌雪:象征纯洁与清新。
- 桃腮:象征娇嫩与青春。
- 兰菊:象征高洁与典雅。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对女子美丽的高度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中“肌雪消繁燠”中的“繁燠”指的是什么? A. 炎热
B. 寒冷
C. 雨水 -
“当时相见恨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遗憾
C. 期待 -
全词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自然
B. 美丽与离别
C. 战争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 《红楼梦·桃花扇底江南水》——曹雪芹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相比,方千里的作品更为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偏重于情感的流露与环境的交融。两者都在各自的诗词中展现出对美的追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方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