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湖头白懒觅官,只办诸方寻衲子。要拥经寮一丈炉,烦渠好作来苏水。
白话文翻译:
我头发白了,懒得再去追求官职,只愿意四处寻找僧侣朋友。希望拥有一个宽敞的经堂和一个大炉子,麻烦你好好地为我准备来苏水。
注释:
- 北湖: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常去的地方。
- 头白:头发白了,指年纪已老。
- 懒觅官:懒得再去追求官职。
- 诸方:各处,四处。
- 衲子:僧侣。
- 经寮:僧侣念经的房间。
- 一丈炉:很大的炉子。
- 烦渠:麻烦你。
- 来苏水:一种用于洗涤的草药水,这里可能指代清净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他倾向于隐逸生活,不慕名利,喜好与僧侣交往,追求精神上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时期对生活状态的反思和选择。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明了,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官职的放弃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诗中“北湖头白懒觅官”一句,直接表明了诗人的心态,他已老去,不再追求官职,而是希望过一种简单、清净的生活。“只办诸方寻衲子”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僧侣朋友的喜爱,愿意四处寻找这样的朋友。后两句“要拥经寮一丈炉,烦渠好作来苏水”则描绘了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一个宽敞的经堂和一个大炉子,以及清净的生活用水,这些都是他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湖头白懒觅官”:诗人头发已白,表示年纪已老,不再有追求官职的兴趣。
- “只办诸方寻衲子”:诗人只愿意四处寻找僧侣朋友,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
- “要拥经寮一丈炉”:诗人希望拥有一个宽敞的经堂和一个大炉子,这是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 “烦渠好作来苏水”:诗人请求对方为他准备好来苏水,这是他追求清净生活的一部分。
修辞手法:
- 直接表达: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心态和对生活的选择,没有使用复杂的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追求精神宁静和超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北湖:可能是诗人常去的地方,象征着他的生活环境。
- 头白:象征着年纪已老,对世俗生活的放弃。
- 衲子:象征着僧侣生活,诗人向往的清净生活。
- 经寮:象征着僧侣念经的房间,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 一丈炉:象征着宽敞和温暖,诗人理想中的生活条件。
- 来苏水:象征着清净和洁净,诗人追求的生活品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北湖头白懒觅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积极追求官职 B. 厌倦官职,寻求清净生活 答案:B
-
“只办诸方寻衲子”中的“衲子”指的是什么? A. 官员 B. 僧侣 答案:B
-
诗中“要拥经寮一丈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样的生活环境的向往? A. 繁华的都市 B. 清净的僧侣生活 答案:B
-
“烦渠好作来苏水”中的“来苏水”象征着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清净的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吴则礼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美景,而吴则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研究》:对宋代诗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包括吴则礼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