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时间: 2025-01-06 16:38:08

恰好轻篷短棹,绝胜锦缆牙樯。

一声横笛起微茫。

十里红莲步障。

小待山头吐月,何妨说剑杯长。

更看风露洗湖光。

水底金盘滉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丘崈 〔宋代〕

恰好轻篷短棹,绝胜锦缆牙樯。 一声横笛起微茫。十里红莲步障。 小待山头吐月,何妨说剑杯长。 更看风露洗湖光。水底金盘滉漾。

白话文翻译:

正好是轻便的篷船和短桨,远胜过华丽的缆绳和象牙船桅。 一声横笛在远处响起,朦胧中传来。十里长的红莲花如同步障一般。 稍等片刻,山头月亮缓缓升起,不妨边说剑边长饮。 再看那风露洗涤过的湖光,水底的金盘在波光中摇曳。

注释:

  • 轻篷短棹:指轻便的小船和短桨。
  • 锦缆牙樯:华丽的缆绳和象牙制成的船桅,形容船只的豪华。
  • 横笛:一种乐器,此处指笛声。
  • 微茫:模糊不清,遥远。
  • 红莲步障:红色的莲花像屏风一样排列,形容莲花盛开的景象。
  • 小待:稍等。
  • 山头吐月:月亮从山头升起。
  • 说剑:谈论武艺或兵器。
  • 杯长:指饮酒时间长。
  • 风露洗湖光:风和露水洗涤过的湖面,形容湖水清澈。
  • 水底金盘滉漾:水底的景象如同金盘在波光中摇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崈,字宗卿,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闲适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湖上泛舟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湖上泛舟的宁静画面。诗中“轻篷短棹”与“锦缆牙樯”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偏爱。横笛声在微茫中传来,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悠远。红莲如步障,形象生动,展现了湖边莲花的盛景。山头月升,诗人边说剑边长饮,表达了对武艺的兴趣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风露洗涤过的湖光,水底金盘的滉漾,更是将湖面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恰好轻篷短棹,绝胜锦缆牙樯。” —— 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偏爱,认为轻便的小船和短桨远胜过豪华的船只。
  2. “一声横笛起微茫。” —— 横笛声在远处响起,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悠远。
  3. “十里红莲步障。” —— 红莲如步障,形象生动,展现了湖边莲花的盛景。
  4. “小待山头吐月,何妨说剑杯长。” —— 诗人稍等片刻,山头月亮缓缓升起,边说剑边长饮,表达了对武艺的兴趣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5. “更看风露洗湖光。” —— 风和露水洗涤过的湖面,形容湖水清澈。
  6. “水底金盘滉漾。” —— 水底的景象如同金盘在波光中摇晃,将湖面的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

修辞手法:

  • 对比:“轻篷短棹”与“锦缆牙樯”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偏爱。
  • 拟人:“山头吐月”将月亮升起描绘得生动形象。
  • 比喻:“红莲步障”和“水底金盘滉漾”都是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湖上泛舟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轻篷短棹:简朴的小船,象征简朴生活。
  • 锦缆牙樯:豪华的船只,象征奢华生活。
  • 横笛:悠远的笛声,增添神秘感。
  • 红莲步障:盛开的莲花,象征自然美景。
  • 山头吐月:月亮升起,象征宁静与美好。
  • 风露洗湖光:清澈的湖水,象征自然之美。
  • 水底金盘滉漾:波光中的景象,象征湖面的美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轻篷短棹”与“锦缆牙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哪种生活的偏爱? A. 简朴生活 B. 奢华生活 C. 忙碌生活 D. 悠闲生活

  2. “十里红莲步障”中的“步障”是指什么? A. 红色的屏风 B. 红色的莲花 C. 红色的船帆 D. 红色的步道

  3. 诗中“山头吐月”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月亮升起 B. 月亮落下 C. 月亮被云遮住 D. 月亮在山头停留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诗人出猎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杨万里《小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池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词对比: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与丘崈《西江月》: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苏轼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激情,而丘崈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诗人的细腻与闲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宋代诗词选注》
  • 《丘崈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