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紫微北使》
时间: 2025-01-01 14:25: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紫微北使
梅尧臣
天子命儒臣,
遐方重专对。
持书下西阁,
拥节来穷塞。
貂服紫蒙茸,
虎旗光彩綷。
将迎走毡骑,
卫从罗金铠。
当宣汉恩德,
更使胡欣戴。
几日过阴山,
南飞雁相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皇帝派遣文官王紫微北上,前去处理边疆事务的情景。诗中提到王紫微将书信带到西阁,身披华贵的貂皮衣,手持象征权威的节杖,骑着快马,身边卫队身穿金甲。诗人希望他能将汉朝的恩德普及,让胡人也能心悦诚服。王紫微出发几日后,经过阴山,看到南飞的大雁与北飞的雁相背而行,暗示他的行程和目标的远离。
注释:
- 儒臣:指文官,受命于天子,负责治理国家。
- 西阁:指朝廷的某个机构或地方,专门处理文书事务。
- 拥节:持有节杖,象征权力和威严。
- 貂服:指用貂皮制成的衣服,象征高贵。
- 虎旗:古代军队的旗帜,象征武力与威严。
- 阴山:位于北方的山脉,是王紫微前往北方的地标。
- 南飞雁相背:南飞的雁与北飞的雁相对而行,象征着两地的分离与距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约1000年-1060年),字梦白,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注重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士人的豪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是在国家需要加强边防、稳定边疆的背景下创作的。王紫微作为文官被派往北方,表现出国家对边疆事务的重视和对士人的期望。
诗歌鉴赏:
《送王紫微北使》是一首充满壮志豪情的送别诗,既有对王紫微即将踏上征途的祝福,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期盼。诗的开头便以“天子命儒臣”引入,强调了皇帝的重视与重托,暗示了北方边疆事务的重要性。接着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王紫微的身份与使命。从“持书下西阁”到“拥节来穷塞”,字句之间流露出一种庄重而紧迫的氛围。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貂服、虎旗、毡骑等元素不仅展现了王紫微的尊贵身份,也彰显了出征的决心与力量。最后一句“几日过阴山,南飞雁相背”则用自然景象反映了王紫微的行程与情感,南飞的雁与北飞的雁相背而行,象征着他与故乡的距离、与人们的离别,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与忧虑。
整首诗在气氛上既有豪迈的气概,又有一丝忧伤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士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同时也传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子命儒臣:皇帝委派文官,显示出对王紫微的重视。
- 遐方重专对:指派往遥远的边疆,处理重要事务。
- 持书下西阁:带着书信,下达命令,展现出文官的责任感。
- 拥节来穷塞:手持节杖,前往边塞,象征着权威与使命。
- 貂服紫蒙茸:身穿华贵的貂皮衣服,显示出身份的尊贵。
- 虎旗光彩綷:高高扬起的虎旗,象征着军队的威严。
- 将迎走毡骑:迎接骑马出征的队伍,表现出出征的气氛。
- 卫从罗金铠:身边的卫队穿着华丽的金甲,显示出出征的豪华。
- 当宣汉恩德:希望将汉朝的恩泽宣传到边疆。
- 更使胡欣戴:让外族胡人也能心悦诚服。
- 几日过阴山:经过几日的旅程,将到达阴山。
- 南飞雁相背:寓意离别与距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貂服紫蒙茸”与“虎旗光彩綷”,前后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南飞雁相背”,用自然界的现象比喻人事的离合。
- 夸张:用“拥节来穷塞”夸大了王紫微的威严和使命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边疆事务的重视和对士人使命的期望,表达了对王紫微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貂服:象征尊贵和地位。
- 虎旗:代表军队的威严和勇武。
- 阴山:边疆的地标,象征着行程与目标。
- 南飞雁:自然的象征,表达离别与思乡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紫微被派往哪个方向? A. 南方
B. 北方
C. 西方
D. 东方 -
诗中提到的“虎旗”象征什么? A. 文官
B. 军队
C. 和平
D. 财富 -
最后一句“南飞雁相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的惆怅
C. 战斗的勇气
D. 归来的希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送王紫微北使》与《别董大》: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送王紫微北使》更侧重于国家事务与士人使命,而《别董大》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离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