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诗(十四首)》

时间: 2025-01-01 11:19:49

警鞭卷起肃朝班,月色清寒禁漏残。

仙仗平分听奏事,举头不敢闯龙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朝诗
警鞭卷起肃朝班,
月色清寒禁漏残。
仙仗平分听奏事,
举头不敢闯龙颜。

白话文翻译:

早晨的警鞭声响起,唤醒了肃穆的朝班,
此时月色清冷,宫中漏水的时间已不多。
仙人般的仪仗分开,静静地听候奏事,
我抬头不敢直视皇上的威严。

注释:

  • 警鞭:用来鸣叫的鞭子,象征早朝的开始。
  • 肃朝班:指朝廷上早朝的官员们,表示严肃的氛围。
  • 月色清寒:形容清晨的月光冷清,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禁漏:指宫中时钟的滴漏,表示时辰已经不多。
  • 仙仗:形容皇帝的仪仗,传达出一种神圣的感觉。
  • 闯龙颜:指不敢直视皇帝的面容,体现出对皇权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子器,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政治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多以豪放、清新见长,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政治权威与礼仪文化繁盛之时。诗人在早朝的场景中,描绘了严肃的朝廷氛围,表达了对皇权的敬畏和对朝政的关注。

诗歌鉴赏:

《早朝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早朝时分的肃穆景象。开头的“警鞭卷起肃朝班”一语,生动地描绘出早朝的开始,警鞭的声响带来了朝廷的紧张氛围。接着,诗人以“月色清寒禁漏残”表达了清晨的孤寂与冷清,月光透过宫殿,映照着官员们的身影,形成一种肃静的对比。这种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间流逝感,暗示着权力与生命的脆弱。

在“仙仗平分听奏事”中,诗人通过“仙仗”来象征皇权的威严,进一步加强了对朝政的尊重与敬畏。“举头不敢闯龙颜”则是对皇帝威严的直观表现,诗人低头不敢直视,反映了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自觉。这种情感在古代文学中常见,不仅仅是对皇权的敬畏,也是对自我身份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早朝场景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思。诗人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宏大的主题,展现了古代士人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尊重,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警鞭卷起肃朝班:警鞭的响声唤醒了肃穆的早朝班子,展示了早朝的正式和严肃。
  2. 月色清寒禁漏残:月光透过寒冷的清晨,表达出一种孤独的清冷感,暗示时间的流逝。
  3. 仙仗平分听奏事:仪仗分开,官员们静静地等待着奏事,体现出一种神圣的仪式感。
  4. 举头不敢闯龙颜:不敢抬头直视皇帝,表现出对皇权的敬畏和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皇帝比作仙人,体现出其尊贵与神圣。
  • 对仗:如“警鞭”与“肃朝班”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月色、警鞭、仙仗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庄重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皇权的敬畏与对朝廷事务的关注,反映了古代士人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自省,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权力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警鞭:象征权威和秩序。
  • 月色:象征孤独和时间的流逝。
  • 仙仗:象征皇权的神圣和不可侵犯。
  • 龙颜:象征皇帝的威严和权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警鞭卷起”的意思是? A. 早朝开始
    B. 结束早朝
    C. 祭祀活动
    D. 宴会开始

  2. “举头不敢闯龙颜”体现了诗人对皇权的什么? A. 轻视
    B. 敬畏
    C. 忍耐
    D. 渴望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杨子器的《早朝诗》更加注重对朝廷氛围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通过对历史的回忆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自由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沉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歌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诗词的意象与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