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友人进士许棠
作者: 张乔 〔唐代〕
离乡积岁年,归路远依然。
夜火山头市,春江树杪船。
干戈愁鬓改,瘴疠喜家全。
何处营甘旨,潮涛浸薄田。
白话文翻译:
离开家乡已经积累了很多年,回家的路依旧遥远。
夜晚的火光映照着山头的集市,春天的江水上漂浮着树梢上的船只。
战乱让我的鬓发愁苦地变白,瘴气疾病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家人平安。
哪里可以享用美味佳肴呢?潮水浸泡着那薄薄的田地。
注释:
字词注释:
- 积岁年:积累的岁数,指在外漂泊的时间。
- 依然:依旧、仍然,指回家的路还是很远。
- 夜火:夜间的火光,可能指集市的灯火。
- 山头市:山顶的集市,指高处的市场。
- 树杪船:树梢上的船,春江水面上树木的倒影。
- 干戈:战争、冲突。
- 愁鬓改:愁苦的心情使得鬓发变白。
- 瘴疠:指瘴气和疾病。
- 营甘旨:指享用美味的食物。
- 潮涛浸薄田:潮水浸泡着薄薄的田地,暗指农业受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唐代士人对战乱和生活的感受,表现出一种对平和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怀见长,常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世事的感慨。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用自然意象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提到的战乱与疾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诗歌鉴赏:
张乔的《送友人进士许棠》是一首充满人生感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疾病的感慨,展现了士人对命运和人生的反思。在首句中,"离乡积岁年,归路远依然",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归家道路的漫长,暗示了人生的无奈与磨难。
接下来的描写,"夜火山头市,春江树杪船",用生动的景象描绘出夜晚集市的繁华与春江的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外在环境美好,但内心的忧愁却难以释怀。
"干戈愁鬓改,瘴疠喜家全",诗人以“干戈”与“瘴疠”喻战乱与疾病,展现了他经历的苦难与对家人平安的感激。最后一句“何处营甘旨,潮涛浸薄田”,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暗示着即使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依然存在。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错中,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兼具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具有深刻的情感与艺术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离乡积岁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暗示离开的时间已经很长。
- 归路远依然:说明回家的路依旧遥远,感到归乡的渴望却无奈。
- 夜火山头市:描绘夜晚的集市,营造出热闹的氛围,但也带来一种孤独感。
- 春江树杪船:春天的江面上,船只与树影交融,展现自然的美好。
- 干戈愁鬓改:战乱的影响让诗人愁苦,表现出对战争的无奈与愤懑。
- 瘴疠喜家全:家人平安让诗人感到欣慰,与之前的愁苦形成对比。
- 何处营甘旨: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想要享受美食的渴望。
- 潮涛浸薄田:潮水浸泡田地,象征着生活的困境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干戈”比喻战争,用“瘴疠”比喻疾病,增加诗的深度。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如“干戈”与“瘴疠”,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自然与人事的对比,通过描写夜火与春江,展示内心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乡:象征思念与归属感。
- 夜火:象征集市的繁华和孤独。
- 春江:象征自然的美好和生机。
- 干戈:象征战争与动乱。
- 瘴疠:象征疾病与苦难。
- 潮涛:象征生活的困扰与无奈。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干戈”主要指什么?
A. 战争
B. 自然灾害
C. 家庭琐事
D. 旅行 -
诗人对家人的感受是什么?
A. 担忧
B. 高兴
C. 愤怒
D. 不在乎 -
“潮涛浸薄田”中,薄田象征着什么?
A. 富饶
B. 贫困
C. 和谐
D. 未来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家乡的忧虑与思念。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描绘送别友人的情感与思绪。
诗词对比:
- 张乔与王维的送别诗,均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思念,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更加突出了对友人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而张乔则更侧重于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